反正就看到时候刀利不利了。
想要享受大唐的强盛,那也要为了大唐的强盛付出,没有付出就想要享受。
这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至少他这里没有这样的道理。
说到这里,李元吉顿了顿,旋即沉吟了一番,对着王扬继续说道:
“至于开蒙书籍?让工部的巧匠们将每一个常用字都雕琢出来,或是用木头,或是用锡块,或是用泥印。”
“将所有的字都做成单个的活字,然后根据内容重新排版,再加以刊印,效率应当能够提升一部分。”
“若是刊印的人手不够,你尽管说话,调给你的三千人不够用,那朕就给你再拨付三万人手。”
李元吉一口气将话语说了出来,听的王扬整个人楞在了原地,旋即便是深深的下拜了下去。
“陛下之功,千秋万载!”
王扬此刻已经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不是一个太聪明的人,但也不是一个笨蛋,李元吉说的这么浅显易懂了,他也顺利的明白。
活字印刷术虽然让他惊艳,实际上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能不能提高效率只有使用了之后才知道,不过若是从成本上来说的话,那就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朕也知道知识传播不易,所以刊印书籍的时候,也不必只是刊印圣贤文章、诸子百家、杂学游记、小说话本、佛经道典等等。”
“只要百姓能够有兴趣,愿意花费时间在上面,那就不计成本的刊印。”
“半年之内,朕要每一个人手中都接触到书籍。
你听明白了吗?”
王扬闻言迟疑了一瞬,旋即说道:“陛下,那这牵扯的范围就广了,臣需要最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初步筛选完毕。”
李元吉这一下就将诸子百家、僧儒道杂尽皆都囊括了其来,这工程量可比之前增长了十倍不止。
“教育之事,百年不短,千年不长,一个月的时间还是等的起的。”
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气,也不打算对这些人太过于严苛了,毕竟始终都是血肉之躯,都是会累的,旋即说道:
“你做事朕是放心的,放手去做就是。”
王扬不聪明,但是足够本分,交代下去的事情会老老实实的完成,就算是其中有不懂的地方也会立刻前来询问,而不是不懂装懂的自我揣摩。
这才是李元吉最为放心的地方。
“陛下如此吩咐,臣必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王扬心头感动的说道。
李元吉对其他人如何,他并不清楚,但是对他却是足够的信任。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从来没有问过一句为何,一直都只是问一句要多么……
“每一个开蒙的学童,一日三食,一应钱粮消耗通统统从国库里面支取。”
“是,臣明白,臣这就告退。”
王扬当即退出了太极殿。
同时间,李元吉念头一动,将三万名村民直接调遣向了皇城,将统御权分出一部分给了王扬。
这么多时日过去了,王扬已经彻底的掌控了尚书省,对于尚书省的事务可谓熟悉,只要调配足够的人手,哪怕就是王扬一个人也能指挥这些村民简单的运转起来。
更何况。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李元吉如今贵为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了当初齐王府的一干旧臣,如今所有人都官升三转,都在尚书省履职。
所有的一切都正在走向李元吉预料的正轨。
【叮,敌方兵营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