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可以自己去卖菜,为什么要让赵林在中间赚差价。
“对,以后的菜都不卖给赵林,自己去卖,肯定能多卖一些钱。”
也不知道这句话是谁的,但说到大家心里去了。
赵林还不知道村里人对他赚差价的行为十分不满,还是赵天明和他说收到菜比之前少,他才觉得不对劲。
“叔,怎么办?”
赵天明比村里人知道得多一点。
他知道赵林除了摆摊零卖,还给酒楼之类的地方送菜。
没有收到足够的菜,会不会影响生意。
赵林让他放心,他是送了几家酒楼,不过也只是走量,真要说利润也不算多。
真要没有菜,不做这生意也没损失。
他本来就没有天天送,和这几天也没签契书。
每次都是临时送过去,对方满意才会收货,不满意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处理。
酒楼的管事可不好说话,每次送货都十分挑剔,他有空间在才能保证送过去的菜水灵灵,看着就像刚采摘下来的。
就这样也还被管事压价,这生意属于鸡肋性质,收到的菜不够就少赚点,正好快过年了,他也忙。
没卖菜的那几家以为赵林会找上门来问原因,结果等了一天都没等到人。
一个个心里急,又不好上门打听情况。
在村里走了一圈,得知其他人还是继续把菜卖给赵林,顿时十分生气。
他们不怪赵林,反倒怪继续卖菜的村民,说好一起不卖菜给赵林,怎么只有他们几家当真。
说这话的可不止他们几家,怎么转头大家就改变主意,这不是让他们得罪人。
被找到村民也十人有理,他是说不卖,但是家里人都说要卖,他也没办法。
也有人辩解自家不会做生意才愿意让赵林赚差价,要是有其他人收菜,他也愿意卖。
这话可把人气得不行,原来大家都是说着玩,只有他们当真。
不行,都开始了,必须大家一起行动,不就是卖菜,他收就收,明天他也去城里。
说这话的人是陈老四,他早就眼红赵林的新房子。
去城里卖菜多大的事,他肯定也能行。
自家兄弟也多,被赵林发现也不怕他找麻烦。
陈老四十分有自信,说去城里就真去了。
第一次他没在村里收菜,只把自家和堂兄弟家的菜收割了,也学着赵林的捆扎好,一捆捆码放得整整齐齐。
白天把这些弄好,晚上他才放心休息。
第二天更是早早起床,天气冷,过夜的蔬菜看着也没有什么变化,他更放心了。
挑着箩筐出门,等到城门忍着肉痛多交了几文钱的进城费。
一文钱没赚,就先花了几文钱,陈老四在心里不停地骂守门的官兵。
想到等会就能赚钱,心情才变好一点。
钱还没赚到,他已经想好钱怎么花。
先给家里人买几个城里的肉包子,再给媳妇买朵花,给孩子买糖,还有余钱就再割点肉。
他都忘记上次吃肉蛤什么时候,哪像赵林那小子三天两头吃肉。
他也要天天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