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跟在身边,没有正经学字,也认了不少字,可惜家贫,有钱多读一点书,说不定也能想办法进城谋条生路。
赵天明却没想过进城,他还有个娘在村里,进城干活怎么行,谁来照顾娘。
对方不想去城里,赵林可惜之余也更放心把事情交给他办。
莲藕挖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他打算等冷一点再挖,到时候价格应该能更高点。
吴大夫说了,王秀英生产的日子就在这几天,他要把手里的事情收一收,这几天都守在家里。
王秀英嫌他天天在家烦,生孩子的事男人又帮不上忙,根本不用陪着她。
赵林可不会听她的,他在家也没闲着,和姚氏一起给生产工具消毒,还有婴儿衣物也要消一次毒。
所有能用得到的物品都烧水煮一遍,之后再经太阳暴晒。
产房他也单独准备了一间,不能消毒却也尽量做到干净卫生。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只等着孩子的到来。
王秀英却一点要生的迹象都没有,都过了吴大夫说的日子也迟迟不见动静。
赵林都有些惊慌,一会担心孩子在肚子里憋久会不会有问题,一会担心生产的时候会出事。
王秀英原本是一点都不急,在他的影响下,也变得紧张起来。
还是姚氏看情况不对,主动安抚王秀英,同时又劝赵林不要急。
赵林也知道自己心态不对,也劝自己放宽心,可惜不是他想放宽就能放宽的,做了半天心理建设还是各种担心。
最后怕影响王秀英,他干脆提出分房睡。
又担心王秀英晚上起夜不方便,主动请姚氏晚上陪着。
为了避嫌,他晚上也不在家睡。
能睡觉的地方很多,他想了想,最后选择去后山的砖厂和大家一起睡。
有那么多人当证人,对姚氏的名声也不会影响。
怕家里没男人,赵天明也被他留在家里,万一王秀英半夜发动,他也能跑腿叫人。
都说怕什么来什么,他担心王秀英半夜发作,结果就真遇到这事。
好巧不巧还是搬出来睡的第一晚就发作,还没出生就这么会折腾人,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个调皮的。
赵林被赵天明喊醒之后,马上跑着去请产婆。
大夫就不想了,大半夜城门关了,赶过去也要等天亮才能进城,还是先看情况再说吧。
村里就有产婆,其实也不是专门的产婆,不过是接生经验丰富的老妇。
村里就这个条件,赵林不放心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这都不是钱的事,是村里就这条件。
城里的产婆也没好到哪去,没有专业知识,完全靠经验取胜。
孩子生下来,能不能活全看天意,产妇有没有事也看运气和自身底子。
赵林不知道王秀英运气好如何,好在身体不错,自从怀孕后没少食补,只要不遇到最糟的情况,应该能成功熬过生产这道鬼门关。
产婆大半夜被赵林叫醒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自从开始干这行,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
一个村里住着,别人也就算,能替王秀英接生,她可是早就盼着。
有钱氏和姚氏的例子摆着,相信赵林也不会亏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