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让他放心,她不懂养鱼,但是他离开这些天,没有死太多,应该就是不错。
鲫鱼基本上没见到死鱼浮上来,鳜鱼死了一点,但也还是活得多。
赵林听到答案还不放心,必须亲眼看一看才行。
等到池塘边才发现王秀英说得不错,莲藕长势喜人,一片片叶子露出水面,相信不久之后就能见到一池碧绿的荷叶。
藕池的水浅,能清楚看到鲫鱼时不时冒头,大小变化还不太明显,但活着就是好消息,迟早能长大。
鳜鱼这边水深看什么都看不到,他只能等着喂食的时候再了解情况。
察看完池塘,他又去田里转了一圈。
自家的几块水田插秧早,禾苗明显比其他田地要高出一截,后期管理得当,丰收有指望了。
把自家所有地都察看完,他才回家,王秀英已经把饭菜准备好,只等着他回来就开吃。
赵天明母子俩花一天半的时间才把所有树苗都种好,赵林检查过都没什么问题。
母子俩干活是认真的,他也不小气,除了说好的工钱,还答应教赵天明认字。
他也不是闲着没事干,而是想培养几个自己人。
出门在外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正好赵天明运气好撞上来,也是看他有几分机灵劲,又比自己低一辈。
他找人肯定是晚辈才好使唤,找个同辈甚至长辈,哪怕他开工钱,使唤人的时候也不是那么自在。
万一对方关键时候闹脾气,仗着自己长辈身份不听安排,他可就抓瞎了。
姚氏没想到干个活还有这种好事,马上按住儿子的头,想让他给赵林磕头。
被赵林给拦住了,他还年轻,受不住,等哪天他年纪大了,再给他磕头也不迟。
真实情况是他不习惯别人给自己磕头,总觉得这是折寿。
毕竟他从小大到接受的教育是除了祖宗也就死人磕头,给活人磕头是从没有的事。
“林兄弟,你是他的叔叔,有什么受不起,和年纪没关系,你就是比他小,也不能乱辈分。”
姚氏可不管傻儿子乐不乐意,这个头必须磕。
自家什么都没有,不磕这个头,她不安心。
族里其他人要知道自家儿子有这个运气,怕是会抢着要跟着赵林学习,能认字还是次要的,跟在他身边以后有什么好事也能第一个沾光。
族里的红砖生意有多火热可是大家天天见到的,现在赵林又种什么果树,自家儿子要是能学到种果树的技术,以后也算有一技之长,家里再穷也不会耽误娶媳妇,她也不用愁了。
赵天明不懂这些大道理,但他是个机灵的,见姚氏非要让他磕头,也就老实磕了三个响头。
额头碰到地砰砰直响,赵林都替他疼。
得,就冲这三个响头,他原本只是打算随便指点也不行,必须真心实意的教孩子一点本事才行。
算了,就当做好人好事吧,孤儿寡母没有点本事也难生存。
虽然有村长看着,族里多少能补贴一点粮食,但看母子俩瘦弱的样子,就知道那点粮食也有限,最多让母子俩饿不死,想吃饱怕是难。
唉,也是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