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全文免费阅读 > 064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2页)

064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2页)

做包子其实并不难,只是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做,王秀英才觉得难。

要换成北方地区天天吃面食,谁家不会蒸包子馒头。

正常来说第一步先揉面,有麸皮的面粉筋性差,要多揉几分钟才行。

别小看这几分钟,他揉完感觉额头都出了一层薄汗。

也就是秋天,换成大夏天,说不定汗水都滴落到面团。

但是酵母,第一步是自己制作老面引子。

他也没亲手做过,只是小时候见家里人做过,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

心里没有底,面上还端得住,当着王秀英的面,他还是很有大厨风范。

技术不够,气场来凑,一定要有高手风范,这样不懂的外行也不敢轻易质疑。

做老面引子要用到酒酿,一般时候村里人都是自己做,临时想到做包子,再自己做酒酿也来不及,昨天就在县城买了一小碗。

老面引子做好之后还得发酵三四个时辰,一大早起床也没用,还是得等到下午才能蒸包子。

王秀英却没有失望,过程越麻烦越好,其他人没人教,光凭猜想是怎样都想不出配方,这样才能拥有独家秘方。

简单的蒸包子技术,哪涉及到什么独家秘方,也就是没人跑来问赵林,要是有人问,他肯定二话不说就告诉对方。

“你这是身在宝山不知,以后你会什么都不能轻易教给外人,自家人也不行,包括我娘家也一样。

除了我,其他人都是外人。”

王秀英怕赵林不明白,还补充了一句。

赵林秒懂,他又不是直男,有什么不懂,不就是防着赵家兄弟。

这个不用防,要他说赵大麦肯定是没做生意的天赋。

赵大石的性子倒是可以试一试,可是他们夫妻都懒,俩人都不是能半夜起床发面的人,卖包子这门生意也不适合他们。

王秀英当然知道他们不会拿赵林的配方去做生意,但是俩个妯娌都有娘家,她们学会之后能保证不告诉娘家人?娘家人也有自己的亲戚,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配方传得天下皆知,还有什么价值。

哪怕不做生意,配方留着传给子孙后代,说不定哪天儿孙就能用上独家秘方。

好吧,赵林承认王秀英比他想得远,孩子都没影,就考虑起不孝儿孙的生存问题。

他只会想着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绝对不会为了儿孙当老黄牛。

上午不能蒸包子,王秀英也不愿意傻着,她要抓紧时间去绣荷包。

家里建新房后,赵林特意为她单独弄了一间当绣房,绣房的光线好,干活更不伤眼睛。

说是绣房,其实除了摆放一张大一点的绣架就没其他东西,整个房间都是空荡荡。

哪怕这样她也很高兴,毕竟独属于自己的屋了,再说家里其他房间也是空荡荡,小偷摸进来都会怀疑眼睛,以为走错地方。

家里没有足够的钱订制家具,也是她想急着干活的原因之一,多绣一点荷包也能多几文钱。

她能多赚一点是一点,手里有钱才有底气,像村里其他女人手里没钱,再能干也还是被婆家看不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