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赵林还想着有什么弄钱的好办法。
最后想来想去,似乎最近的路就是多种田。
别看他知道很多古人不知道的东西,但是他没有背景,真要拿出一项技术,只怕钱没赚到人就先没了。
和其他人合作也不放心,他不会把赌命,去赌合作伙伴有良心。
既然下定决心种田,就要好好种,他打算好好跟着赵有德学种地技巧。
他只是动手能力不强,但各种理论知识还是知道很多,比如各种堆肥的办法。
庄稼好不好,全看肥当家,地里的肥料足,哪怕技术差一点也能丰收。
赵有德对二儿子的转变很高兴,愿意种地是好事,他以后也不用总提着一颗心了。
村里人看到,倒是没有什么人笑话,在农家人眼里种地是根本,不能丢。
赵林出去多年,还没忘记土里的活,顶着太阳也能坚持下地,是个好小伙子。
这样的小伙子哪怕年纪大一点,也值得托付,一时之间找李桂花聊天的人都多起来。
大家纷纷打听她娶儿媳妇有什么要求,能拿出多少彩礼。
李桂花哪敢替赵林做主,她要敢自作主张,赵林是真敢拉下脸不认账。
她还要脸,也要名声,对着关系要好的老姐妹也只能打推辞,说要等到秋收后再说。
大家会心一笑,马上就要入夏进入农忙季,确实要等一等。
秋收后闲下来才有时间相看,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娶个媳妇过年,她们秋收后再来。
王氏和李氏分家后也没搬出去另起新房,把婆婆的动静看在眼里,俩人心里居然都盼着赵林能晚一点结婚。
没结婚前,赵林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忘记侄子侄女,等以后有自己的孩子,侄子侄女再亲肯定也要后退一步。
她们也不是有什么坏心眼,就是心疼孩子。
自家孩子这些天时不时跟着赵林身后蹭吃蹭喝,小脸都多了一些肉,只恨自家男人没本事,除了种地再也找不到其他赚钱的门路。
李桂花不知道儿媳妇的小心思,找到机会就催赵林考虑成亲的事,把他吓得没事都不敢去老宅。
入夏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赵林的日常生活除了下田种地,闲着没事也会下河摸鱼。
在村里,想每天吃肉是不可能的事,地主家都不敢每天吃肉,他想过上大口吃肉的生活还得再等等。
没有肉,鱼也能凑数。
村前的小河大鱼不多,但小鱼小虾却不少,还有螺蛳和蚌壳,这都是好东西。
天气热,下水也不用担心着凉,摸到的鱼虾一个人也吃不完,多的他会用盐腌好晒干。
除了鱼虾,他还想办法买了几只小鸡仔养着,只是猪实在太臭,他不愿意养。
赵有德夫妻就养了一头猪,只是人都没有什么吃的,猪更没吃的,一年四季都吃杂草,养了几个月也没多少肉,养到过年最多也就百来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