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天天在家什么都不干,却不知道王耀辉在家天天数着日子过,就盼着早一点看到小外甥。
好不容易有三个月,他就催着王耀文带他上门,礼物他早就选好了。
除了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还有亲自给小外甥编的各种小动物。
为了编织这些小动物,他连作业都没及时写,还被打了手板。
手都肿了还要继续完成作业,这礼物的价值可不轻。
王耀文被他催得没法,再加上他自己也想早一点见到王秀英,也就顺水推舟同意带他上门。
张氏把自己准备的礼物拿出来,这才发现家里几人都准备的礼物。
除了王耀辉还是孩子心性,其他人准备的礼物都是王秀英能用得上的好东西。
“娘,你不去吗?”
王耀辉的问题让张氏很为难。
她也想上门看看闺女,但又怕寡妇身份被嫌弃,犹豫一番还是决定留在家里。
三兄弟大包小包上门,被村里人看到,一个个迅速围上来看秀才公,不认识俩兄弟的人要壮着胆子问一句谁是秀才公。
他们可不是冒犯,是想弄清楚谁是正主,以后走到路上也好避开一点,得罪不起的人离远点好。
赵林把三兄弟迎进门,还没说几句话,就被赵有德抢过话头。
听到王家兄弟到老二家做客,他可是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不仅赵有德来了,村长也过来凑热闹。
这可是秀才,平时哪有机会坐在一起聊天,要是自家村里的秀才就更好,以后和其他村打架都不怕了。
把秀才公派出去,哪个村还敢动手,敢打读书人,全家都不要命了。
村长想得挺好,可惜目前为止村里别说秀才,连个童生都没有。
准确的说连送孩子读书的都没几家,家家都是好几个孩子,不算女孩也是好几个,送哪个孩子去读书都不公平,还不如把钱拿来买地,等分家的时候每人都分一点。
王耀学倒没有因为身份不同而摆架子,对赵有德和村长不仅态度和善,还尽量找话题聊。
知道俩人不识字,就挑种地的事聊,对赵林想要种藕养鱼的举动也是大力支持。
他没种过地,但是看过不少书,更知道庆云城某些村子就是全村养鱼为生,连吃的粮食都不种,可见养鱼养得好也很赚钱。
“真的?那遇到荒年,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怎么办?”
赵有德可信不过买粮,价格贵不说,万一不卖怎么办。
王耀学哪知道书里的村子是怎么处理,不过想来这个问题好解决,丰收的年份多存点粮食就是,肯定有办法解决,不然这些村子也没胆子不种口粮。
赵林见他们能聊到一起也就放心,媳妇身体不适合进厨房,招待客人这餐得他亲自动手,可没时间陪客。
俩人来得正好,倒是让他能抽身做饭。
王耀文看他进厨房,默默在心里点头。
姐夫能主动进厨房做饭,可见姐姐的日子过得不错,回去也能让娘放心,不用再担心姐姐身边没有老人照顾。
赵林做饭很熟练,五菜一汤也只用了大半个时辰。
这还是有个汤要熬煮,否则还能更快一点。
为了招待小舅子,他把家里的鸡都杀了一只,好食材再加好手艺,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端上桌就让人胃口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