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看自家人都在,让小云帮忙关门,顺便守在外面,有人来就提醒一声。
一家人不明所以地看着他,不就是解释一句的事,还关门干什么。
“爹娘,我不让大哥和三弟去窑场管事想另外有事给他们做,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做。”
赵大石抢着问:“什么事?”
他倒是不喜欢去窑场干活,要是能有更好的活,当然是好事。
李桂花也想知道是什么好事要放弃窑场的活,在她眼里那就是自家生意,没有自家人盯着怎么行。
万一族里人不上心,万一村长记错账,自家不是亏了。
老二的钱虽然不得她的,但都是一家人,真遇到事老二的钱也一样能拿出来用。
屋里人都等着他的回答,赵林也没卖关子,说出做豆腐卖的事。
赵有德倒不是不相信,只是想再确认一遍:“老二,你还会做豆腐?”
倒是李桂花听说是做豆腐卖,并没有想象中高兴。
世上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做豆腐卖可不是个轻松的活。
赵有德瞪了她一眼:“不懂就别瞎说,做豆腐苦,那种地苦不苦,有钱赚还嫌苦,钱都被别人赚完了。”
在他看来,有门手艺就是好事。
虽然做豆腐不算什么特别厉害的手艺,但想学也没地方学,一般人都是教给自家人,可不会传给外人。
老二能学到做豆腐的手艺就不错了,还指望他有轻松来钱的活。
这样的活也有,但死老太婆也不想想,这样的好事能轮得到他们泥腿子。
真要学会做豆腐,也不能去镇上卖,挑着豆腐在十里八乡转转,能卖出多少是多少。
卖不完的挑回家自己吃,生意再差也不会亏本。
这门生意能干,忙时种地,闲时挑担子卖豆腐。
不影响地里的活,还能给家里添一份收入。
赵有德拍板能干,赵林才继续说下去。
做豆腐的生意他不参与,只负责教会家里人,至于怎么分配,是赵大麦和赵大石兄弟俩的事。
他家有驴,可以先借用一段时间,等卖豆腐赚到钱,他们再去买一头毛驴回来。
磨豆腐苦就苦在要费体力推磨,有毛驴拉磨,剩下的活相对来说也没那么累。
他给大家算笔账,家里只需要买一副大点的石磨,再去找木匠定制一些模具,最后买几块纱布就好。
黄豆家里多少都有一些,没有也可以和村里换,卖豆腐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用黄豆换。
这样算下来也不要什么本钱,怎么算都不会有亏本的风险。
马上就要过年,正是卖豆腐的旺季,冬天天气冷,当天卖不完也不担心豆腐会坏掉,第二天还可以卖。
实在卖不完,大不了想办法做成熏干,留着自家吃。
其他生意倒是轻松,比如开个杂货店,可是投入也大,是赵大麦有那么多钱,还是赵大石有钱。
兄弟俩齐齐摇头,他们可没想过开店做生意,手里没钱不说,也不懂开店的门路,还是算了吧。
赵大石虽然会说话,但也只限于吹牛,让他做生意,他是没那个胆子。
听完他的话,李桂花不得不承认他说得都对,只能默认卖豆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