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明望族人物介绍 > 第174部分(第2页)

第174部分(第2页)

到了六月;天气越发炎热起来;三年两次的院试也临近。

杨廷和虽早就考校过沈瑞的学问;不过临了临了;还是在休沐日将他叫到家中。

虽说在科举仕途上童子试不过是起步;实不算什么;可杨廷和还是希望沈瑞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要是沈瑞得中“小三元”;岁科考试也就不担心了;说不得明年就可以参加乡试。

乡试不比会试;不拘名次先后;只要过了就是好事。

反而是会试;因进士与同进士之间天差地别;要是没有十全的把握;还是等两科再下场较好……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威难测(二)

院试只考两场;分“正场”与“覆试”;考试完三、五天内;就正式出榜

顺天府院试;实际上是直隶一地的院试;共有府八;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余的童生齐聚京城。

参加人数;比顺天府乡试与会试的人还多。

院试考场就是府试考场所在;只是同上回相比;这次考场布置比上次更为紧密;考生的座位缩到两尺一位;要是两个胖子相邻;就要伸不开胳膊了。

幸而府县试前十的考生;要“提堂”考试;不必在外头的考棚中。

坏处就是学政官与知县、知府不同;县试、府试时的主考多是露个面;安排人手盯着考堂就下去了;学政官却是坐得住的;从头到尾地盯着堂上诸生。

如今顺天府学政;乃去年从翰林院里出来的翰林官;是弘治三年的二甲进士;庶吉士散馆后留在翰林院。

这是他主持的第一次院试;沈瑞并没有什么考试的机巧可投。不过何学士曾将此人的文章整理过两份;给沈瑞与何泰之看了。

此人做了十多年翰林官;行文风格已经是标准的馆阁模式;做出的时文也都是一个套路。

这样的文章;对于沈瑞来说并不难。

另外此人性情中庸;性子老成低调;是个不爱张扬的人。

沈瑞思量一番;就没有头一个交卷;而是等三人交卷后方起身;依旧是“头牌”出考场。

院试参加的考生多;“正场”结果就要五天后才能出来。“覆试”则是在“正场”结果出来后;“正场”取中的童生;才能参加“覆试”。

“覆试”时除非表现的不好;否则差不多都会过了;出来的排名就是本直省生员排名。

“正场”结果出来;并不是报差报喜;而是街头识字的闲汉小跑着报喜领

沈瑞这里;因是县府试“案首”的缘故;并不担心落榜;对于“正场”的报喜;也就没有什么好激动的。

等到六月二十二;“覆试”第三天;披红的报差敲着铜锣;举着大红报单来到沈宅时;沈瑞的脸上才露出笑意。

皇天不负有心人;手不释卷两月;体重都熬瘦了小十斤;院试“案首”终于到手了。

大管家早已准备了两筐炮竹;报差一来;就点起了炮竹。

徐氏早已叫针线上准备了簇新的儒衫儒帽官靴;送到九如居。

接了喜报;冬喜、柳芽等人就服侍沈瑞换装。

管家早已打发管事、小厮往亲戚家报喜;沈瑞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秀才装扮;由三老爷陪着;先去上房给徐氏叩头报喜。

徐氏满脸欣慰;三太太与玉姐也都是欢喜不已。

沈瑞虽才十四岁;还不是成丁;可今日得了功名;就不会再被视为孩童。

自打二月县试完了;徐氏与三老爷等人就晓得秀才功名到手;可没想到他真的这么争气;苦读两月;真的拼了个院试“案首”回来。

毕竟沈瑞平日所显露的不过是读书踏实勤勉;同当年才华横溢的沈珞不能相比。

没想到在继沈珞后;沈瑞也得了个院试“案首”回来;连同县试、府试;就是一个“小三元”。

以沈瑞读书的时间与年纪看;实是难得。

“这下踏实了;可当要好好歇几日;要不我可不依”徐氏扶起沈瑞;看着他的黑眼圈;带了几分心疼道。

沈瑞好强;徐氏既欣慰又心疼。要不是沈瑞依旧坚持练拳;在勤勉刻苦的同时作息也能自制;徐氏早就要拦着了。

她虽因大老爷身子不好心中焦急;可也不愿沈瑞因苦读损了身体。沈家二房几位老爷已经吃够了身子不好的苦;难得沈瑞、沈珏两个结结实实的;要是因读书伤了身体才是得不偿失。

沈瑞带了赧然道:“是儿子定力不够;患得患失;要不然出了考场后就该放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