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又坏了,怎么可能?”
刘洪昌蹙眉。
因为像这样的症状,日记本儿里提到过,只要更换一下配件就行了,因为他们的配件儿都是自己造的。
而厂里面有提前备好的,只需要更换就行了。
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八级工,就能把配件儿给做好。
所以有些时候维修其实很简单,难就难在你不知道哪根线坏了。
就像维修界一直流传的一个故事一样。
他们的机器坏了,请了一个小日子专家。
人家专家来了以后张口就要1万块钱的费用。
给了之后,专家直接在机器划了一条线,对着工人说拆他,干吧。
工人就把机器给拆了,换了零件儿之后。
老板有些不愿意了。
换个零件只需要一块钱的成本,你却要给我要1万块钱的费用。
人家说:没错,换个零件儿只需要一块钱。
可是我知道这个件儿坏在哪儿了值9999块钱。
如果没有我来。
你们去修吧!
修个几天也不一定能修好,问题是这期间你得损失多少钱?
俄文日记翻译不出来,所有人都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那你就只能不断的推测。
拆了一个不行,再拆另一个。
可你也不能把整个轧钢机都拆了吧?
这时候一些维修经验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可谁能想到机器修好之后又坏了,现在他又坏在哪儿?
是日记出了问题,还是配件出了问题?
刘洪昌跟李金宝回到现场。
金班长已经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查了这里又查那里,最后把日记翻译过来的内容都快泛滥了。
都不确定是哪坏了?
“你行不行啊?之前你的计划做得多好?”
杨厂长蹙眉道:“现在怎么怂了?”
“杨厂长,这,这……”
=
这之前不是我做的维修计划。
是刘洪昌做的。
我觉得刘洪昌的维修技能都比我强。
可是刘洪昌却不让我说是他修的。
我,我也难呀!
检查其他的地方都没问题,总不能是配件出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