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颜策之打包行李走之前,只是轻轻地抱住了牧瑰,这个拥抱持续了很久。
“谢谢,我们以后也一直是朋友,要继续联系。”
颜策之遇到了一对外国籍的养父母,他们看到了他音乐的才能,花了很大功夫办收养手续,也花了很久与他交流感情,准备资助他去国外学习钢琴。
颜策之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要去了。
牧瑰是推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人。
“嗯,一定。”
十三岁的牧瑰放开十八岁的颜策之:“我希望有一天在音乐厅里面看见你弹钢琴的样子。”
颜策之露出了真心的微笑。
他不会再惧怕新环境新生活,会去忠实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梦想,去好好的生活。
这些都是他从牧瑰身上学到的。
而牧瑰则是在孤儿院待到了十五岁,他考上了本市重点高中,在政府补贴、福利院资助下开始租房上学。
等到了十六岁,他又开始兼职打工,补贴自身用度。
一个人住在小小的房子里,生活只有学习与打工,他的日子平淡而忙碌。
不过到了高三,这也是不行的,学习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钱,他是没办法上大学的。
他也一直在节约存钱,可是钱总是存不下来。
于是他想方设法去拉学习的资金。
在求助网站上发布帖子,不过这个方法成功的概率太小了,他没抱什么期望。
实际上,他能拿到钱的办法很少,福利院也需要维持,是没有多余的钱给他的。
他只能觍着脸找个时间回去问老师借钱。
福利院老师很善良,自然会借给他,只是她很奇怪地问他:“我听说,你手里的那张卡里面还有很多钱,你可以用那笔钱来读书,也有你林叔叔的份,你为什么不用呢?”
牧瑰轻轻扯了扯嘴角,敷衍都笑不出来。
他还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就像碰到了尖锐的针。
一碰就会缩回手。
老师注意到牧瑰是绝对不会提这件事,于是只能叹了口气。
“我会借你的,读书最要紧,什么时候还并不重要。”
然而,老师的钱还没有打进来,牧瑰收到了一封匿名信,由最稳妥的邮递包裹送过来,有地址但是没写名字。
心中是一笔巨款。
[学生,我看到了你的帖子,拿着这笔钱好好读书,就当借的,不用利息,可以回信到这个地址,希望能收到你考上理想大学的消息。
一个好心的助学老板。]
牧瑰确认了一下这信件不是林逸泉或者阮青云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