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当然知道想要实现全国电报信息全覆盖的成本究竟有多高。
但就如同之前进行投资发展全国一样。
这种东西必须要全部都均摊到各个藩地,不可能独自一人承担。
周连平暂时松了口气。
还好朱桢并没有失心疯,想一个人扛下来。
不过想要做到朱桢所想,也并非那么容易。
这需要众多藩王的共同努力。
在来报社之前,朱桢已经派人将信息全部传达出去,不过他也只是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没有强行让大家配合。
反正这种事情谁不愿意配合,那谁那边就没有信息网覆盖。
以后想要联系其他地方的人,自然也会更加的不方便。
因此。
朱桢只需要将这件事情传达出去。
至于其他藩王怎么考虑,他完全不需要担心。
就算现在不同意花大价钱来搞这些基础建设,以后随着不断的发展,肯定也会后悔。
周连平在接到这项艰巨的任务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并非是派人去大明各个地方进行考察。
而是大力招收新的工作人员。
按照朱桢的目标,日后势必会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才能够满足电报的不断发送与接收。
所以报社直接张贴了告示。
相比较重新发报纸发布招聘信息,衙门的告示可以在本地起到最高效率的传播。
当天就可以将消息散播到整个武昌。
在这一次的招聘信息当中,主要招聘的职位是两个。
其中一个是技术岗,就是负责电报的发送与接收以及记录。
这个岗位在招聘之后,将会举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
只有在培训三个月结束之后的考核中通过的人,才能够胜任这个岗位。
当然。
这其中也不乏聪明之人,能够在三个月之内学会。
这种情况可以提前进行考核。
总之无论如何,只要能够达到要求即可。
报社同样是只属于楚王府的一个部门。
换句话来说,能够在报社工作的人就相当于是找到了一个铁饭碗。
因此。
招聘信息刚发出去不久。
报社就涌入了很多想要来应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