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响起热烈掌声,乡里书记、村干部都露出难得的喜色。
就在这时候,村外突然响起鞭炮声,是三叔陈铁栓带着乡亲们点的,说是“喜迎贵人,喜报开门红”
。
书记笑着走到门口,看到村口人头攒动,连最老的陈奶奶都出来了,一边念叨“祖宗保佑”
,一边抹眼泪。
陈建祖憨厚一笑,“书记,这不是我儿子能耐,是咱陈家村三十年没开花,这会儿才结了果。”
书记拍拍他肩膀,“好好干,陈家村要变样,就从今天开始。”
书记一走,陈家村就炸开了锅。
大队部门前贴出了大红条幅:“热烈庆祝陈家村试点副食厂获批,建设从我做起!”
队里连夜组织了一场大会,书记还没落座,屋里屋外已经围了几十号人,连红霞都把夜班推给同事跑回来看热闹。
陈建祖咳嗽了一声,主持开会:“各位乡亲,今天咱们聚在这,不是看热闹,是开个动员会。”
“这不是陈鹏飞一个人的事,是咱陈家村的事,是我们村能不能翻身的事!”
“书记刚批了地,罐头厂、汽水厂马上动工。
县里还要从我们这里定点采购,这说明啥?说明咱村终于有盼头了!”
掌声雷动。
接着,陈鹏飞被推到了前头,村干部把红袖章往他胳膊上一套——写着“筹建组副厂长”
五个字。
陈鹏飞脸一红,“我也就是会捣鼓几样吃的,能干多大事不敢说,但我保证,啥都给大家交代清楚,干干净净做事,明明白白分钱。”
“汽水厂、罐头厂不养懒人,不养熟人,全村老少,只要能干事,咱都欢迎!”
“还有,蜂场那边……”
他说着,看向台下的李芳兰。
李芳兰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站起来不卑不亢:“我来带这个蜂场。”
“我们这两个月已经养了十一箱蜂,第一批蜂蜜已经装瓶,现在缺的是人手、时间,还有信心。”
“我不懂技术,但我肯干,大家要是不放心,也可以换人。”
人群里立刻有人喊:“放心!
芳兰干活我们都见过!”
“她家去年给我家送蜂窝煤,雪天里脚都冻破了也没说个不字!”
“芳兰是个实在人!”
陈鹏飞看着她站在人群中,心里说不出的踏实。
他明白,在这个年代,女人要抛头露面,是不容易的。
他接过话头:“蜂场以后就交给芳兰,咱罐头厂和汽水厂,也分出筹建队,按工种按岗位,明天上午十点前报名,先干起来!”
“书记还说了,年底前要出第一批产品。
咱们不能砸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