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找到芳兰,把食材交给她。
“媳妇,这回你得帮我筹一下饭,书记来了,不能怠慢。”
“书记?”
芳兰瞪大了眼,“那……那我得赶紧找刘婶儿、二嫂她们,她们都能干。”
“你说的对,妇联那几个人,你能调动起来吧?”
“那还用说。”
芳兰撸起袖子,“中午就先聚到我家厨房,咱几个女人把这顿饭做出点面子来。”
陈鹏飞放心了,连声说“好”
。
临近中午,芳兰家后院已经热气腾腾。
大锅里炖着鸡,铁锅里焖着粉条,另一边的盆子里是洗净切块的野山药和红薯,连陈奶奶都被请来坐镇火候。
刘秀华边炒菜边咕哝:“芳兰,你这菜配得讲究,菜色不多但分量够,书记也吃不出挑。”
“就是得热乎。”
芳兰一边擦汗,一边往锅里加柴,“锅气一出来,人就有精神。”
陈鹏飞这边也没闲着。
他找了陈东陈强两兄弟,把自家院子重新扫了一遍,桌椅板凳都用湿布擦了好几遍,还把昨天剩下的汽水和罐头摆了两排,贴上纸签,写着“试样·供鉴”
。
下午两点,书记的吉普车终于驶进了陈家村。
乡里书记、县办主任跟着下车,书记一身灰布中山装,手背在身后,看了一圈,第一句话是:“这村子,没我想的差。”
陈鹏飞快步上前,鞠了一躬,“书记好,我是陈鹏飞,项目试点申请人。”
书记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小伙子,听说你搞了个汽水配方,又鼓捣出罐头,还在城里掀了点风头?”
陈鹏飞笑着:“不敢掀风头,只是想让咱村子也过上点有盼头的日子。”
“有意思。”
书记看着那一排整齐摆放的玻璃瓶,“这些是?”
“罐头样品,汽水也在,书记要是愿意尝尝……”
“那当然要尝。”
书记摆摆手,“先看看地。”
一行人走到了铁矿废地边,书记看了一圈后说:“地势不错,靠近水渠,村路虽窄但可修。
厂房按你报上来的小型标准建也够了。”
“建材能解决?”
县办主任问。
“能,咱村有石灰窑,砖也能烧。”
陈建祖在一边说话了。
书记点点头。
“罐头厂、汽水厂,现在全国范围不多,咱县能拿下试点,是个机会,但要是真的干好了,能不能撑住,就看你们了。”
“我们一定行。”
陈鹏飞目光坚定。
书记看了一眼他身后的样品,“行,那我尝尝你这汽水和罐头,要是真行,咱县今年的农业转型项目,就从你们村开刀。”
众人一听,神色都变了。
这,不只是一个厂子,而是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