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讲配方、讲工艺、讲供应链,白主任负责写材料,魏局长一句一句把重点划出来。
“蜂蜜供应来源——陈家村蜂场。”
“果品采集基地——陈家村及周边四个村。”
“试制成功品种:橘子汽水、山楂罐头、苹果罐头……”
一份厚厚的申请材料,整整写了六页纸。
陈鹏飞回家的时候,已经半夜,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回到村口,月光下看见芳兰正蹲在蜂箱边,一只手捧着温水慢慢浇灌。
“你咋还不睡?”
陈鹏飞轻声问。
芳兰回头一笑:“蜂箱里几只小蜂冻着了,我给它们醒醒神。”
陈鹏飞望着她,不说话。
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这山,这水,这人,一起干出的事业,才真正叫踏实。
县里对罐头厂和汽水厂的批文还没到,但风声已经在陈家村炸开了锅。
早晨刚亮,大队部前的公告栏下就围了十多个人,全是听说“咱村要办厂”
的。
“听说是鹏飞整的,说是汽水也能做,罐头也能整,城里人抢着要。”
“我昨晚去县城卖蜂蜜,那收购站的人一听说我是陈家村的,差点把我给供起来,说咱村马上要火了。”
“我家有个破房子,要是办厂了,我捐出来!”
“你捐个破房子,人家要建厂得批地皮!”
就在大家议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陈建祖从村口回来,拍了拍鞋上的土,说:“刚才我在公社那边遇见省里下来的人,绕路去镇上转一圈,明早就到咱村了。”
众人一听,像点了火似的:“这还不赶紧打扫!
破屋门口那堆柴火快搬走,村口那几条鸡粪道要刮干净,厂子还没影呢,别让上边一来觉得咱村脏!”
村干部们立刻组织行动,陈铁栓领人扫路,刘秀华带着一群妇女收拾院子,红霞带着几个年轻人擦窗户、扫墙灰。
陈鹏飞这边也没闲着,赶紧拉上芳兰回家拎罐头,准备送到大队部。
“咱先送二十瓶,给他们尝个鲜。”
“那我明天再做一批,这几天蜂蜜也攒得差不多了。”
芳兰抬头看着陈鹏飞,眼神里透着认真。
“你别累着,有我呢。”
陈鹏飞说完,低头一笑,心里热乎乎的。
到大队部时,会计老李正和大队长埋头写接待方案。
“鹏飞,你这罐头是真有水平,昨晚上我家老娘吃了一个山楂罐头,说那味儿跟当年进京城尝的一个样!”
大队长笑得眯起眼。
“你这话要是让上边听见,咱村怕是得当典型。”
“我看你这个典型是定下了。”
老李抬头笑了笑,“我刚打电话问公社,魏局长那边已经预批给咱村划地建厂,还说派专家来帮忙做设计图。”
陈鹏飞点头:“要是批得顺利,我觉得蜂场也可以同步弄起来,蜂蜜汽水、蜂蜜罐头,走高端路线。”
“你行!”
大队长伸出大拇指,“这主意我记下了。”
这时,门口跑进来一小孩,是村西头李金柱家的。
“叔,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