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 第88章 村档案集合(第2页)

第88章 村档案集合(第2页)

张浩笑得不行:“没干别的,就把账贴墙上三年,没糊弄过谁。”

更有市领导表态:“制度能换贷款,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性突破。”

……

打脸的声音终于彻底没了。

当初质疑蜂窝制度的人,现在一个个开始主动请陈家村帮忙:

“鹏飞,咱能不能请你来帮我们村也建套制度图谱?”

“我们也想上电商了,能不能把你们那套共议标准流程给我们抄一份?”

更有一个镇干部悄悄说:“我以前真不信你们这套,现在信了,求你帮我们搞一套制度进度表,年底要考核了。”

陈鹏飞没答应,也没拒绝,只笑着说了一句:

“我们的制度,从来不卖,只共享。”

“但前提是,你得敢把账贴墙上。”

……

这一年年末,全市政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

《陈家村凭什么能贷款?——一种基于制度的信用范式正在崛起》

文章里这样写道:

“陈家村靠的不是扶贫,不是补贴,也不是关系。他们靠的是三年如一日,把每一笔制度运行过程贴在墙上,敢让每个人翻旧账、挑错账、质疑账。”

“蜂窝制度不是一套软件,而是一种态度:规则不是命令,而是共识;信用不是凭空,而是行为;权力不是上头,而是身边。”

而文章的结尾,用了陈鹏飞的一句话作收:

“我们从来不怕被看见,我们怕的是没人愿意看见。”

就在这篇文章发布的第二天,全国多个平台来函:

“是否允许复制陈家村蜂窝制度模型?”

陈鹏飞坐在祠堂灯下,望着桌上厚厚一叠邀请函,只说了一句: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别人复制咱的村,而是让他们知道——规矩,也能换钱。”

除夕刚过,陈家村的祠堂里,灯火通明。

这一次,不是议账,不是直播,也不是送审材料,而是一场特别的会议——“蜂窝制度区域复制推进大会”。

参会的不光有本村人,还有来自十几个村的支书、小组长、年轻代表,甚至还有两位市里派来的“制度专员”。

陈鹏飞站在最前头,身后挂着一面印着“蜂窝复制·001批启动点”字样的横幅。

“今天这会,不是陈家村开给自己人看的,”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有力,“是咱把三年制度做法,原样端出来,告诉各位:谁愿意学,咱就无保留地教;谁想抄,咱就把每张制度卡、每次议事录像、每个失败档案,全给你们带走。”

话音落,现场掌声不断。

台下有人激动地站起来:“陈书记,你说句实话,这制度真能赚到钱?”

张浩笑着接话:“你这问题跟三年前我们村问陈鹏飞的一模一样。他当时怎么说的?”

“说规矩不能当饭吃,但有了规矩,饭一定吃得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