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网络,经历了最初的建设、共享、传播,如今终于跨进了真正的“治理期”。
这个阶段,最难的不是建立制度,而是让人心相信制度不会被背叛。
制度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嵌进每一个行动里、反应里、抉择里。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个标题:
“从制度共建到制度自律——蜂窝平台第二阶段战略起点”
接着,他拨通了林璐璐的电话:
“下一步,把制度证人机制接进‘共治云图’,让每一个节点合同、每一笔签约行为,都能在图谱上留痕。”
“咱们不是要抓住谁,而是要让每个人都知道——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平台都在记录,历史也会记得。”
电话那头的林璐璐只回了一句:
“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不是在改制度,是在训练一群人‘记住制度’。”
“记住它能被伤害,也能被保护。”
那一刻,平台最深层的核心,才真正亮出一个时代性的亮点:
——村治,从此进入制度透明与信任互证的新时代。
西河村的处罚在平台上挂了整整七天,热度不降反升。
有村支持蜂窝,有村开始观望,也有些人,在暗地里动了别的心思。
第八天早上,陈家村村口,来了三辆车。
一行人下车,衣着光鲜、皮鞋锃亮,其中一人开口就是:“我们是‘惠农联盟’的,听说你们搞制度搞得挺响,我们想跟你们谈谈合作。”
“什么合作?”
陈鹏飞扫了他一眼,语气平平。
那人掏出一份彩印宣传册:“我们可以为你们的蜂窝平台提供整套商业支持——供应链托管、订单撮合、农业金融支持、直播平台对接,只要你们肯开放接口,我们这边有专业团队,三个月内帮你们完成产业闭环。”
“我们打算把你们‘蜂窝网络’整体包装成一个品牌,直接推上全国,融资、上市都不是问题。”
“你们现在缺的是资本,而我们,就是资本。”
话音一落,身后几名助理立刻展示ppt、试算模型、媒体联名计划,一套一套的说得头头是道。
陈鹏飞没看ppt,只是掏出一支烟,点燃,抽了一口。
“你们是想把我们村搞成什么?”
“搞成全国第一批‘乡村制度运营商’。”
陈鹏飞笑了,烟在手指间晃了晃,猛地一弹,啪地落在那份光鲜亮丽的合作文件上。
“你们来晚了。”
“蜂窝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不是从风口吹出来的。”
“我们这儿不是缺资本,是怕资本。”
那人脸色一下子冷了:“你这是跟国家政策对着干?”
“我们自己就是政策。”
陈鹏飞盯着他,眼神淡得像是冬天的井水。
“你们要做平台,请绕道。”
“蜂窝不是生意,是命。”
话音刚落,站在祠堂门口的林璐璐打开手机,咔嚓一声,拍下现场。
当天晚上,这段对话连同图片一起,被“蜂窝会所”官方账号发到了平台首页。
【陈家村拒绝资本收编原话全文】
“我们不是缺资本,是怕资本。”
“蜂窝不是生意,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