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 第70章 共建的力量(第2页)

第70章 共建的力量(第2页)

展位布置前两周,张浩就带着团队从甘肃赶来驻村,“我们自己不会布展,但能学。”他说,“只要能让我们村的罐头站在陈家村边上,我们就认了。”

其他村也派了代表,有的村带来了印着自家村名的标签,有的带了在地手工布包装。陈东牵头,把各村产品归类、标准化、统一编号,琳琅满目却不杂乱。

芳兰专门安排了展板:一边是每个村的产品特色,另一边是该村的制度演化路径——从制度设计、试行反馈、责任追溯、分红结果,到下一年目标。

“我们不只展示产品,更展示制度。”她说,“让人知道,这罐头背后不是一家厂,是一整套可以走下去的机制。”

临出发前一晚,陈鹏飞召开全体参展人员小会。

“明天咱就进城了。你们要知道,这不是去卖货,是去让城市看到——我们农村不是只能等人扶,是能站起来、自己走的。”

“这次你们说的每一句话,贴的每一张标签,答的每一个问题,都代表着你们自己的村。”

“你们不只是参展人,是一村之声。”

第二天,一辆辆货车缓缓驶出陈家村。

罐头、蜂蜜、展板、宣传册、二维码、制度手册——每一件装得整整齐齐;车上坐着的人,不再只是陈家村人,而是甘肃、江西、湖南、河南、陕西五省十村共赴“首展”的代表。

到了展馆,刚卸完货,市里一位干部凑过来说:“小陈,听说你们是第一次参会,别太紧张。”

陈鹏飞一笑:“我们不是来试试的,我们是来站位的。”

他站在展馆中央,看着那面高挂的横幅:

“百村制度共建·乡村品牌共育”

那天,陈家村展区人气爆满。

市民们试吃完罐头,纷纷扫码加购。“这蜂蜜怎么不腻?”“你们真的在村里建的厂?”“这个张家村我好像在抖音上看过!”

有人边试吃边看宣传板,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看完共议制度流程图,连连感叹:“这比我们小区的物业制度还规范。”

也有年轻创业者凑过来问:“你们这个制度可以学吗?我们也在农村搞合作社,但村民总是信不过分账。”

“学啊。”张浩笑着递上一张二维码,“这不是制度,这是路。你敢走,我们就敢教。”

展会现场,省里负责品牌推广的副处长亲自走到展位前,边吃罐头边翻制度册:“你们这群人,是拿果子讲政治、拿规矩做品牌。”

“我们从没见过哪一群村庄,把自己走的路写得这么清楚,还愿意贴出来教别人。”

现场来了一家央媒记者,拍了张照片:陈家村展位前,五个村的代表围在一起,身后是一面写着“百村共建,制度为根”的蓝白展板,前景是五种不同包装、不同口味、不同编号的罐头和蜂蜜。

照片发到网上后,转发十万+。

评论区炸了——

“第一次觉得农村也能这么现代。”

“我们村就是陈家村体系下游的,真能学。”

“不是种田问题,是制度问题,人家真解决了。”

展会三天,陈家村代表团共接待访客2000余人,发出产品5000份,收集合作意向92个,直接签订供货合同17份,联名培训请求22项。

最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一句被无数媒体引用的话:

“我们不是来卖罐头的,我们是来卖‘制度生产罐头’这套方法的。”

回程车上,张浩一边吃泡面一边笑:“鹏哥,这回可不是你一个人火了,我们十个村,全被点名了。”

陈鹏飞看着手机,朋友圈里一张张展会照片刷了满屏。

有媒体拍下他站在展板前,手指共田机制图向学生讲解;也有拍下芳兰教市民如何扫码看责任人;还有一张,拍的是来自甘肃马村的吴凡,一脸紧张却又认真地对一位投资人介绍他们村第一年的制度运行图。

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刚开始试产罐头的晚上,自己在祠堂里数着分账单,一边吃冷面一边算是否能撑到下一季。

如今,已经是“一村经验,十村输出,百村共建”的格局。

“我们没有赢。”他轻声说。

“但我们,已经不是靠别人说行不行,而是靠自己,证明能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