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刘彻:留学生?穿梭机?此女在朕那时可没这般说辞!欺君!这是欺君!
【明朝】朱由校:音律穿梭机?此物构造想必精妙,朕欲亲手做一台。
“蓬莱音乐学院?音律穿梭机?”
李隆基重复着这两个闻所未闻的词,眼中的兴趣更浓了。他本人就是一位顶级的音乐家和艺术家,对于一切与音律相关的新奇事物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好奇心。“既是音律学院留学生,想必精通乐理?”
“略懂……略懂一二……”
清瞳硬着头皮回答,心里疯狂祈祷:千万别让我当场演奏,我除了小学竖笛考过级,其他的都是ktv水平啊!
高力士在一旁尖声道:“陛下,休听她胡言!此女形迹可疑,衣着怪异,定是……”
“诶,”
李隆基再次打断他,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乐器和惊魂未定的乐工,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你既毁了朕的《霓裳羽衣曲》排练,总要有所表示吧?”
《霓裳羽衣曲》!清瞳眼睛一亮,这个她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结晶,唐代乐舞的巅峰之作!虽然在后世失传了,但名字如雷贯耳啊!
【宋朝】赵佶:《霓裳羽衣曲》?朕的《瑞鹤图》与之相比,孰美?
【元朝】忽必烈:此曲若能配上我蒙古铁骑的战鼓,必更雄壮!
【清朝】慈禧:小安子,回头让戏班子给哀家排一出。
机会来了!清瞳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以前在博物馆听过的复原版本片段,以及某些古风游戏里的bgm,清了清嗓子,开始哼唱。她不敢唱词,只哼旋律,选的还是其中最耳熟能详、仙气飘飘的一段。
起初还有些磕绊,哼到后面,那旋律便流畅起来,仿佛原本就印刻在灵魂深处。空灵的曲调在这宏伟的殿宇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经过现代音乐审美熏陶过的缥缈与华丽。
一时间,满殿寂静。原本面带不屑的高力士愣住了,那些惊魂未定的乐工们也渐渐睁大了眼睛,有人甚至下意识地用手指在空气中虚按,模拟着指法。就连李隆基,也收起了玩笑的神色,身体坐得笔直,眼神变得专注而明亮,仿佛捕捉到了绝世珍宝。
一曲哼罢,清瞳忐忑地看着李隆基。
良久,李隆基缓缓吐出一口气,抚掌赞叹,眼中闪烁着艺术家找到知音的光芒:“妙!此等旋律,清越悠扬,宛如仙乐,与朕心中所构想的《霓裳》意境,竟有异曲同工之妙!高将军,看来这位‘蓬莱留学生’,所言非虚啊。”
高力士张了张嘴,看着陛下那副“捡到宝”的表情,把到嘴边的质疑又咽了回去,只悻悻地瞪了清瞳一眼。
【汉朝】刘彻:(醋意大发)仙乐?比朕的《大风歌》如何?!
【唐朝】李龟年(本朝乐圣):此调……前所未闻,结构新奇,值得钻研!
【现代】音乐学院教授:同学,你这即兴发挥,有点东西啊!
“清瞳……是叫清瞳吧?”
李隆基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亲自弯腰将她从乐器堆里扶了起来(高力士在一旁看得眼皮直跳),“你既通晓如此玄妙音律,又为《霓裳》带来新的灵感,朕心甚悦。朕便封你为……‘掌乐绯衣使’,暂留梨园,助朕与贵妃,完善这《霓裳羽衣曲》,如何?”
掌乐绯衣使?这官职听着还挺酷!清瞳心中窃喜,连忙行礼:“民女……臣,谢陛下恩典!”
安全着陆,还混了个编制!
“不过……”
李隆基话锋一转,指了指地上那些损坏的乐器,“这些,还有你砸坏的地板,都得从你的俸禄里扣。”
清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