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平阳公主提着裙摆进来:“皇兄!为何说本宫是‘冲动消费型’?”
桑弘羊指着数据板解释:“殿下上月购物三次,两次是因店家说‘最后一件’。”
眼看公主要恼,我赶紧推出优化方案:“不如加上‘消费场景分析’?”
【唐朝】太平公主:本公主明明是理性消费!
未时风起,画像研讨移师椒房殿。谁料竟演变成大型数据争论——卫子夫被迫提供后宫用度明细,老臣们为“自己属于保守型还是稳健型”争得面红耳赤,最绝的是刘彻,居然在偏殿开设“御前数据分析课”。
“众卿要看这里,”他举着户籍帛书讲解,“长安东市百姓买绸缎多在朔望,这说明。。。”
清瞳看着认真记笔记的百官,终于理解什么叫“上行下效”。
【秦朝】李斯:这比焚书坑儒有用多了
申时出现转机。匈奴使臣前来抗议数据采集,刘彻大手一挥:“给单于单独建档,标签就写‘嗜羊肉,好金器,易被琉璃打动’。”
张汤连夜修订《外宾数据管理条例》,第一条就是“胡商数据需每日更新”。
清瞳看着欢天喜地领走“特供羊肉”的匈奴使臣,突然想起关键问题:“陛下,数据采集如此细致,谁来保护百姓隐私?”
刘彻眨眨眼:“朕已传令,凡泄露数据者,黥面流放。”
【汉朝】贾谊:该作《过数据论》了
暮色降临时,未央宫上演魔幻一幕。太尉看着自己的画像惊呼:“老夫竟是‘性价比追求型’?”丞相指着数据分析:“这说明老夫清廉!”最离谱的是某个小黄门——发现自己被标注“隐形富豪”后当场昏厥。
刘彻看着乱作一团的大殿,突然问我:“爱卿,你家乡的画像,也这般。。。”
清瞳望着为“用户标签”吵翻天的百官,委婉道:“我们那儿最多知道你喜欢看什么视频。”
【宋朝】苏轼:画像说老夫爱吃肉,准!
华灯初上时,刘彻在堆积如山的数据帛书中找到我:“爱卿,此法虽好,却有一处不妥。”
清瞳心里咯噔一声:“请陛下指教。”
他指着某个百姓的画像:“为何这人标注‘常买劣酒’,却写着‘最喜琼浆’?”
清瞳望着自相矛盾的数据,轻声道:“因为画像画得出行为,画不出人心。”
他怔了怔,忽然抽走清瞳手中的报表:“那便传旨,所有画像增补‘心愿’一栏,道出真心者赏。”
夜风拂过宫灯,将他的话语吹散在渐起的算盘声中。清瞳望着穿梭忙碌的宫人,想起明日还要讲解“精准推送”,突然觉得手里的数据竹简重逾千斤。
【明朝】朱载堉:朕的律历该用数据重算了
子时离宫,守门羽林郎递来一壶酒:“清瞳姑娘,这是按您画像推荐的。。。”
清瞳喝着酸甜的果酒,想起刘彻最后那句“明日试试那精准推送”,脚下一绊跌进了宫道旁的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