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人,或多或少均是有亲朋故友留在原来的故乡,彼此之间定然互相思念。
家书抵万金。
如若朝廷真的顺利对驿站予以改革,解决百姓之间的通讯问题,即便不考虑那由朝廷统一定价的邮票,也是一桩真真正正造福社稷百姓的壮举。
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改革呐!
即便是那听上去相对没有过于震撼的"
住票"
也能在日积月累之下,为朝廷提供一笔不菲的收入。
"
小友大才,小友大才啊。。"
尽管已是在竭力保持冷静,但朱元璋脸上不加掩饰的兴奋之色,以及粗重的喘息声,仍是出卖了其内心的激动。
在造福社稷百姓面前,朱元璋已然将整饬驿站乃是为了提高大明财政收入的初衷忘在脑后,脑海中满是民间百姓收到家书时的兴奋和激动。
家书抵万金,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
老先生言重了,我也是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心有所感罢了,"
望着眼前因为过于激动,导致脸上的褶皱都是挤到了一起,胸口也剧烈起伏着的朱元璋,曹爽连忙摆手,谦虚道:"
朝中能臣干吏何其之多,例如老先生口中的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既然有心整饬驿站,多思考些时日定然也能完善这驿站的规则。
"
"
哼,都是些酒囊饭袋罢了。
"
闻言,朱元璋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嘲弄之色,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让其迅速掩去了脸上的兴奋,转而有些苦恼的自言自语道:"
既然是为了方便百姓,那这邮票便要以经济实惠为主,否则依然难以在民间流通。
"
"
可我大明宝钞的最低面额便是一百文。。"
"
难道要让户部增设一文钱的宝钞?"
言罢,朱元璋便是若有所思的叹息道,但其炯炯有神的眸子却是在仔细观察着曹爽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够收获一些"
意外之喜"
。
近些年,大明宝钞在民间的贬值速度极快,而他纵然使劲浑身解数,也难以阻止宝钞贬值,今日刚好借机听听曹爽的意见。
而正如朱元璋所预料的那般,本是在自饮自酌的曹爽闻听要增设一文钱的宝钞之后,顿时将口中的酒水喷了出来,转而有些惊恐的嚷嚷道:"
老先生,此举万万不妥!
"
"
如若我大明增设宝钞,非但无法造福百姓,反而还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