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暮云穿越沼泽,成功抵达凉州之际,河东的另一条战线——夏州,已经进入了鏖战最艰难的时刻。
河东军前军都督林丰,奉命率一万兵马驰援夏州,迎战西京军大将杨凡率领的三万精锐。
杨凡是大奉朝左相杨岩的侄儿,深得杨岩真传,用兵沉稳老辣。
双方在夏州城外进行了两场硬仗。
第一仗平分秋色,第二仗延州校尉杜威率二千骑兵冲阵,结果不幸阵亡。
麟州逃来的原关内道节度使田遵带着四千溃兵来到夏州,部下却被杨凡策反,只有田遵带着数百人逃进了夏州城。
本来兵马捉襟见肘的林丰,此时无疑雪上加霜。
两场大战下来,手中的兵马已经不到一万。
僵持半月,夏州城内箭矢滚木将尽,粮草也开始告急,形势对林丰愈发不利。
林丰深知不能再被动防守。
他仔细观察杨凡的布营和进攻规律,发现杨凡用兵虽稳,但因其兵力占优,营寨扎得颇为分散。
尤其是负责监视侧翼和后方的一支偏师,距离主力大营有十里之遥。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林丰心中形成。
是夜,林丰召集麾下将领。
他面容憔悴,眼神却异常锐利:“杨凡欺我兵少粮缺,意在困死我等。然其分兵立营,实是取祸之道!我意已决,明日拂晓,偷袭破敌!”
众将皆惊,以为都督要孤注一掷。
林丰沉声道:“杜威将军之仇,不可不报!明日,我亲自率三千精锐,正面佯攻杨凡主阵,务必使其认为我欲决死一战。”
“奚胜率二千步卒,多带旌旗,绕至敌军偏师营寨之后的山林间,广布疑兵,虚张声势,做出我大军援兵已至的假象。”
“李懋率三千敢死之士,携带剩余所有的震天雷,埋伏于敌军偏师与其主力大营之间的必经之路。”
“待其偏师被疑兵所慑,慌乱回援主力或向主力靠拢时,半路击之,纵火焚营,制造混乱!”
“杨凡见我军‘主力’出动,侧翼又起火混乱,必会调整部署,或分兵救援,或全力攻我。”
“届时,我佯攻部队依计且战且退,诱其前军深入。待其阵型移动,露出破绽,便是我们反击之时!”
众人听罢,虽觉冒险,却也看到了胜机,纷纷领命。
毕竟大战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奋力一搏的时候了。
唯有勇往向前,才能有一线生机。
次日拂晓,林丰率三千兵马,大张旗鼓,出营直扑杨凡主阵,攻势猛烈,俨然一副拼命的架势。
夏州城内,童固也派出一千兵马壮大声势。
杨凡果然中计,认为林丰粮尽要准备死战,于是下令前军迎战,务必将其歼灭。
与此同时,河东军疑兵在偏师营后出现,鼓噪呐喊,旌旗招展,烟尘大作。
那支偏师见状,以为河东援军大至,惊慌失措,急忙向主力大营方向撤退。
行至半路,早已埋伏好的三千河东敢死队猛然杀出,震天雷轰鸣,火矢如雨,瞬间将撤退的偏师打得晕头转向,营寨火光冲天。
混乱迅速蔓延。
杨凡正关注前方战事,忽见侧翼火起,喊杀震天,又接到偏师遇袭,疑似河东援军抵达的战报,心中大惊。
他唯恐被内外夹击,急忙下令中军分兵一万前往救援稳定侧翼,同时命令前军加紧进攻,试图尽快击溃眼前的河东军。
然而,他中军这一动,阵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松动和混乱。
一直在观察战局的林丰,看到敌军旗帜移动,阵型散乱,知道时机已到!
他立刻下令升起预定的信号旗。
原本且战且退的三千佯攻部队,看到信号,骤然停止后退,转身向敌军发动凶猛的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