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节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就我刚才所写的东西来看,格式都对了,如果上考场,倒也过得去。但若要传出去,却要笑掉人大牙。”
“反正不管老爷写什么,都肯定是最好的,怎么谁敢笑话?”
吴节正要再说,心中却猛然想起一事,不觉咯噔一声:试帖诗在会试中总分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如果写得太差,却要使整个卷子降一个等级。本来能中一甲的,弄不好会降格为二甲。
会试和殿试说起来是两个考场,其实却是一场。
会试是从一万多考生中录取有资格做进士的考生,然后送到皇帝那里。然后又皇帝加试一场,做一篇文章,为他们定名次。
所以,只要会试中了,名义上虽然是贡生,却已经铁定做进士。
提前得知考题的优势是可以预先做准备,反正有范文在手,有的是历朝历代的状元文章可抄。
不过,这其中却有一桩让吴节很是头疼。
八股文虽然名声不好,可由于有一大批文学大家涌进考场,也涌现出很多优美的文章。这种文章已经脱离了官样文章的范畴,上升到文学作品的高度。比如苏轼、王安石、王阳明、顾炎武等人的作品,就因为有这么大师的参与,要收集到足够的优秀作品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可试帖诗这种东西,诗不诗文不文,也没有好作品面世,传世之作甚少。后人结集的时候,也是兴趣缺缺。
就吴节忙了半年,才查到了几篇范文,质量都非常低劣,用来应付考试,足够了。可却不是一甲水准,甚至连二甲都达不到。
可若是要自己写,却是也未必能比那几首好。
试帖诗,正是吴节的短板,若想在这次会试中稳进前三,他没什么把握。进不了前三,要想点翰林,却有些难度。
这些天吴节总是在琢磨这件事,刚才随手一写,竟不自觉地写了一首试帖诗,当然,质量自然是不太好。
想到这里,吴节不觉有点担心起来。
第三百零七章榜分南北中
“该死,最近身体越来越好,却不怎么做梦了!”吴节心中一阵阵懊恼。
他需要穿越才能回到现代社会,可随着自己的灵魂同现在这具肉体的契合度越高,穿越回去的次数越少。
上次穿越已经是年前的事情了,这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却再没回去过一次。
现在要想回到现代社会去查相关资料,已经不可能了。
再说,即便回去,要找到合用的试帖诗,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好象大海捞针一样。
实际上,这半年吴节也曾经查过试帖诗一事,问题是,合用的质量不高,稍微看得过眼的,又不扣题。
这事就有些恼火了。
吴节有些丧气,他的目标是进前三甲,以他手头的八股范文、策论范文来看,就算拿个头名会元也没有任何难度。如果要出问题,就会出在试帖诗上面。
这诗作不好,虽然以自己手头的文章,将来中个进士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若遇到吹毛求疵的考官,或者对自己的试帖诗极其反感,将分数扣下来,只怕还真要被刷到二甲里去了。
科举场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难道真要自己去写?
吴节有些无奈,接下来,他也上街去买了不少坊间发行的历届会试的考卷观摩,自己也尝试着作了不少试帖诗,但都不尽如人意,反将自己弄得精神疲惫。
想想也是,一个诗坛大家,一代诗宗的吴节吴士贞却要载在试帖诗上,传出去不是笑话吗?此事或许不足以让吴节名落孙山,却关系到他的脸面,不容得不小心应对。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二月六日。
这一日正是张榜公布嘉靖四十年春闱考试程序和考官名单的日子。
即便是提前知道了考官姓甚名谁,吴节还是一大早就带着连老三赶到了贡院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