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许家满门被杀,莫从神色有些难看,道。
“乱世之中,非杀不以镇世,你以为这是杀给我们看吗?这是杀给所有江东士族,还有吴郡都尉许贡看的,大公子这才是少年雄主之姿。”
韩登冷冷的道:“子豪,如若你还不能转变心态,就速速离开江东,我不想看到有一天你刀斧加身。”
莫从双拳握紧,青筋暴露,面色有些狰狞,凝视着许家大宅里面的血迹,最后叹声,仿佛松了一口气,道:“从多谢县尊大人的指点,明日从便亲自去给大公子坦言,赔罪。”
“你能这么想就好。”韩登如今已经死心塌地的跟着孙坚了,他知道莫从无论是管理地方还是带兵,还是有些能力的,他不想看到莫从自寻死路。
……
翌日,县衙堂上,少年孙策堂而皇之的坐在中央,吴景坐在他的他右手边,韩登,莫从,还有曲阿县的不少的官吏。
东汉的官职,超越万户以上的大县城,至县令一人,县丞一人,掌控民政,文书,县尉两人,掌控治安,县尉之下还有兵曹,贼曹。
曲阿就是超越万户以上的大县城,主要以韩登和莫从为主,剩下的一个县丞和县尉都是以两人为主。
“韩县尊,莫县尉,这一次多谢你的配合。”孙策兴致很高,喝了几杯酒,才凝视两人,目光之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举杯拱手而道。
不得不说,这两个都是识时务的聪明人,如果不是两人的配合,曲阿的这场戏恐怕孙策还要背上一些罪名呢。
许家灭了,震慑巨大,如今曲阿的豪强之中大部分都降服了,陈家完全的投了孙家,只有顾家坐观着,应该还在等待吴县本家的指示。
“大公子客气了,贼子居然敢在曲阿行凶,这是我们应该做了。”两人看着堂上的朗朗少年,双眸之中不自然的有一丝敬畏,面带笑容,拱手而道。
“哈哈哈……说的好。”孙策意气风发,大笑。
“报!”
“进来!”孙策神色一震,道。
这时候,堂外一个江东士兵走进来,把一份信交给孙策,道:“大公子,这是有人指名道姓要给你的信,来人说,这是二公子给你的信。”
“什么,二弟的信?”
孙策一急,立刻接过信封,拆开一看,俊朗的面容顿时惊变,有些狰狞,身上一股浓浓的杀伐之气凝聚,充斥大堂之上。
“贼子,安敢如斯?”他一掌派到了案桌之上,整张案桌咔嚓的几声,顿时四分五裂。
众人一看,心中骇然,仿佛感觉一股寒气流淌,大堂之上的气温仿佛都降低了十几度。
第三十三章 孙策屯兵曲阿
初平元年,十一月初,北方已经是雪花纷飞了,而南方的天气已经骤然变冷了,虽然还没有开始下雪,但是也是寒风萧萧而来。
孙策统领一千骑兵,从汜水关出发,日夜兼程,一路上搜索,还是没有找到小孙权的踪迹,从汝南一直搜到九江,九江郡毕竟不是孙家的地盘,他也不敢久留,只好渡江而过,从丹阳入吴郡,先行进驻曲阿县,以待江东大军的返回。
曲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云阳邑。
秦始皇统一六国,改云阳邑为云阳县,后又更名曲阿,这是一座历史极其悠久的古城,原来隶属会稽郡,后来会稽郡一分为二,曲阿县便成为吴郡十三县之一。
曲阿也是一个大县城,城内有县兵数千,不过当孙策的骑兵兵临城下的时候,曲阿县令韩登没有丝毫的抵抗,直接打开城门,迎接而入。
韩登,字孟化,会稽余杭人,他在名义上是吴郡太守盛宪的部下,但是其实就是曲阿县的草头王,掌控曲阿的几千兵马。
自从黄巾乱起,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就开始薄弱,年初十八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中枢对地方的统治更是完全断绝了,各地方已经开始自我为政。
盛宪虽然为吴郡太守,名义上掌控全郡十三县,在治理地方还算有些才能,不过性格过于优柔寡断,并无号令兵马之能,能掌控的只有吴县和娄县几个重要县城的兵马,其他的县城不是由江东世家所管辖,就是让当地的县令掌控。
韩登是从中平三年(186年)开始任职曲阿县的县令,他与孙策舅舅吴景乃是多年好友,也是吴景一手带出来的官员,此时吴景就在城内,在孙策兵临城下之时,就开始劝说他归降孙家,韩登沉思之后,还是决定归顺孙家。
孙文台长沙起兵,讨伐董卓,声势如雷,这一战之中江东猛虎之名更是震动天下,如今数万精锐大军即将返回吴地,这已经在吴郡传遍各地了。
猛虎归山,自然会雄霸吴郡,江东没有人觉得软弱的吴郡太守盛宪有能力能抵挡孙坚数万精兵的回归,而且孙家本来在吴郡的声望不小,和江东的几大世家也有些联系,审时度势,该如何选择,韩登自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