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火箭的性能。”
德米特利在格罗京身边小声的说着话。
启明星的发动机,他不是很觊觎。
北极熊在历史上开发了许多型号的火箭发动机,比启明星科技的性能要好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捆绑大量的发动机之后,妥善的控制这些发动机,这方面的技术德米特利就特别想要了。
历史上北极熊的N-1运载火箭,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妥善的控制这些发动机,导致发射失败。
1969年2月21日12点18分07秒,北极熊的N-1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只是过了6秒钟,火箭刚刚离开发射塔范围。
然而,这时候,指挥中心突然收到了火箭发出的警告:传感器报告有2台发动机突然熄火。
由于熄火的2台发动机是12号与24号,这是位置相对的2台发动机。
当时工程人员认为任务仍可完成。
因为N-1火箭有30台发动机,技术人员设计了动力冗余,损失2台发动机的动力对火箭本身的测试任务的完成并不构成致命威胁。
可是,起飞25秒后,传感器报告发动机燃烧室压力整体不足。
这个指令触发了火箭的应急预案。
涡轮泵的功率开始增大,但是这个指令与作动机构之间的协调没有做好。
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角度来说,管路控制系统遇到了比较严重的“超调”。
65。8秒时,28台发动机的功率全部超过最大允许值。
整个管路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高频振动。
66秒时,1台NK-33发动机的液氧输送管路爆炸。
不过北极熊的设计理念也是很牛掰。
按照按N-1火箭的设计,1台发动机的管路爆炸并不该影响整体性能,只需将该管路关闭即可。
但是,可惜的是箭载计算机反应有些慢,控制系统方面是北极熊的软肋。
等到它关闭管路的时候,一级火箭内部的大火已经无法控制。
随后,火箭发生了大爆炸,这个时候火箭起飞69秒,此时火箭高度12200米。
后面的几次发射,也都是因为跟发动机管理相关的控制系统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全部都失败。
不得不说,这对北极熊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如果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今后北极熊的重型火箭还是不能使用捆绑大量发动机的方案来降低研发难度和生产成本。
只能不断地搞出一些特殊结构的大发动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里面的一些发动机是曹阳很觊觎的,但是对于北极熊来说,却是无奈之举。
“火箭发动机的控制方面的技术,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启明星科技合作?”
格罗京往旁边挪了挪,小声的跟德米特利聊了起来。
今天的火箭发射,他们不是主角,所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情绪都比较稳定。
“这个技术应该算是启明星科技的核心技术了,如果我们不拿出点干货出来,估计很难真正的得到对方的技术。”
德米特利当然是想要白嫖启明星的技术,但是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不傻。
你要是把别人当成是傻子,那么就会发现傻子是自己。
“启明星科技的火箭发动机型号比较少,他们应该对我们的一些火箭发动机技术感兴趣吧?”
格罗京对自家的火箭发动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就连美利坚那边都会从北极熊这边购买火箭发动机回去使用,这充分的说明了它们的火箭发动机水平是相当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