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苦力队伍一直蜿蜒到达了离码头没多远的一个仓库里。苦力们在一些商行小厮的指挥下,将肩上的麻袋卸下来,码在仓库中指定的位置,然后出到仓库门口从一个管工模样的人那里接过一支竹签,往腰间一别,继续往船那边走去,上船去扛下一个麻袋。
这根竹签是有标识的,他们扛完麻袋后,就是凭腰间这些竹签的数量来计算工钱的,所以一定要保管好,一根也不能丢。
这些苦力在千料大船和仓库之间往复鱼贯而行,谁也没有留意到,从大船的底舱中走出来三十个精壮的汉子,他们一如其他苦力同样的打扮,赤果着上身,肩上扛着一个大麻袋,身上、手臂上肌肉虬结,皮肤也被太阳晒成古铜色,一看就是长期从事户外体力劳动的人。
这些人扛着麻袋从底舱走出来,迅速混进长长的苦力队伍中,由于他们粗犷的外貌和其他苦力区别不大,所以他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些人到达仓库后,没有继续进入仓库,而是停下来等待。门口有一个今天一直没什么动作的小厮模样打扮的人,看到这一队人停在仓库门口,当头一人脖子上缠着的一条红色汗巾,眼前一亮,当即快步走过来,对这个红色汗巾的汉子道:“你扛的是什么?”
一般的苦力脖子上都会搭一条擦汗的汗巾,那些汗巾多数是白色或蓝黑色,又因长期使用多数会有点发黑。象这个汉子那样,用红色汗巾的可谓绝无仅有。
这个汉子的汗巾在前方打了个结,防止掉下来,那模样就像是戴了一条红领巾。不过这条汗巾虽然是红色的,但却不是那种鲜艳的红色,而是洗得有点发白那种淡淡的红,所以,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如果不是有心人,甚至无法发现他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这个戴红领巾的汉子正是刘厚派出的三十人特种部队的队长,此人叫郭长盛,当年刘备携十万百姓,被曹操一路追杀南下时,这家伙就是混在那十万百姓中的一员,不过他当时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这十万百姓对刘备都是感恩戴德,其中很多青壮后来都加入了蜀军,跟着刘备打天下。这个郭长盛长大后也加入了蜀军,并且因为有祖传的武艺,很快就在部队中脱颖而出,被选入特种一部队。
在特种部队他也表现得很优秀,这次的行动他被任命为行动队的队长,负责指挥这次“营救”司马懿家人的行动。
那条红领巾正是特种部队和许都“中情局”的人接头的暗号之一。当然,戴红领巾的也只有郭长盛一人,如果三十人都整齐划一戴条红领巾,那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一伙的节奏了。
其实也只需队长一人和“中情局”的人接头,其他队员只万需跟着队长走就行了,所以其他队员和一般苦力一样,也是用白色或蓝黑色汗巾。
红领巾只是第一个接头暗号,是为了便于那个扮成小厮的“中情局”人员从人群中认出郭长盛来,接下来他要继续问话进一步确认接头暗号。
ps。今天出差,在高铁上用手机写了一千字。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隆兴行
第一百七十一章隆兴行
话说在许都码头,停泊着数十艘大小船只,其中最大一艘足有一千料(可以装粮一千石,约合现代37500公斤)(每次转换度量衡都算得很辛苦啊)。¥℉頂點小說,。23wx。
这艘千料大船的船头插着一杆大旗,大旗上飘扬着“隆兴”两个大字。识货之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京城最大的商号隆兴行的船。隆兴行本来是一间小米铺,出卖米粮和一些诸如黄豆、绿豆等豆类副食,规模小、生意差,店面也仅有一间。
但是从五年前开始,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间小商行忽然间发迹起来,店面扩大了很多,卖的货品也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米粮,而是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例如:布匹、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茶、纸笔墨砚、烈酒、肥皂,甚至连成衣都有。
隆兴商行突然发迹,不但卖的货物种类多了,而且在许都连开了十几家分号,几乎将许都的零售业垄断了。走南闯北的人还知道,不单在许都,其实在魏国几乎每个城池都有隆兴行的分号。
隆兴行不但规模大,而且经营手法新颖,店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排的货架,货架上分门别类放着各种货物。顾客在这里买东西不同于传统的商号,想要买什么都得让店员给拿,而是可以自己进入店里,提个篮子在这一排排货架中选购。
如果买的东西多了,还可以向店员要一部木架的小推车,推着推车轻轻松松地去选购货物。只是这种那么方便易用的小推车数量并不多,只有那些买很多东西的顾客才可以申请使用。
当然,这个时代没有视频监控、没有电磁感应技术、没有芯片防盗什么的高科技玩意,为了防止有恶客偷东西,店里为每排货架都配置了一个导购员。
这些导购员都是豆蔻年华的美少女,统一穿着干净利落的制服,为每个来选购货物的顾客热情介绍货物的特点,告诉他们最近有什么促销活动,给他们推荐便宜又好用的商品。这些促销小妹除了导购、促销外,还担负着监视顾客,防止他们盗窃商品的责任。
顾客将东西挑齐了,再到门口的收款处统一计价交款,很是方便。这种购物环境和经营手法一经推出,立刻风靡三国。
不用说,这种类似超市一样的销售理念也是刘厚搞出来的。糜家的生意做遍天下,在行商方面很有一手,蜀国就是借助糜家之手,将蜀国的特产发卖到三国各个角落的。
刘厚偶尔也跟糜家的人聊到生意经,五、六年前,他曾经将超市的经营理念跟糜家的一个后辈说起,这个后辈回去又跟家里的长辈说了出来,结果被当时还在世的糜竺敏锐地觉察到,这种新颖的经营手法大有可为,于是,超市经营手法很快就在三国各地的糜家商行推广开来。
隆兴行也是在那之后被糜家秘密收购的,糜家在魏国和吴国都大肆寻找、培育代理人,他们收购一些不景气的小商行,目的是借壳。这些小商行的东家表面上还是魏国或吴国当地人,实际上老板却是蜀国的糜家。
糜家一旦收购了这些小商行就注入巨资,对其进行改造,一般都扩大其规模,甚至会在短期内开了很多家分店。店里卖的货物也是大量增加,其中出售的很多货物都是蜀国和“工业部”的特产。
刚开始时,应用这种超市形式经营的都是这些糜家秘密控制的商号,它们在短时间内就抢来了大量顾客,赚取了大量的金钱。不过后来其他商家看到这种经营方式好赚钱,也纷纷效仿,才使糜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变。
不过糜家背靠蜀国,有一个国家的资源和出产多种独一无二产品的“工业部”为后盾,自然不是其他商家可比的,所以,糜家的秘密商号始终能执三国零售业之牛耳。
三国虽然混战不止,但是蜀国出产的蜀锦、纸张、肥皂、烈酒这些民用的东西,在魏国和吴国是不禁止销售的,同样,魏国和吴国一些民用的货物也可以畅行无阻地出口到蜀国去售卖。三国间禁止贸易的是铁器、粮食等战略性物资,现在还加上了硫磺、硝石。
隆兴行就是在糜家的秘密培植下迅速崛起的商号,仅仅五年时间,几乎垄断了魏国的零售业,当然,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遭受过其他商家的联合抵#制,还有魏国官方的刁难、打压。
不过糜家生意能做到全天下都有,自然有其独到的经营手段,对付各种刁难都有一套办法,所以,五年来,隆兴行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越发的兴旺发达,成为许都乃至于整个魏国的零售龙头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