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贾宝玉。”
他开门见山的淡淡道。
随着宝玉的话声,他身后潮水也似的涌出千余骑身着玄黄色盔甲的剽悍骑兵,排出了一个看似杂乱无章的阵型。
“赤老温正是死在我手下,有谁想来为他报仇的?”
这年轻人平淡的话语,漠视的眼神着实激起了面前这三千蒙人精锐中的精锐的愤怒!军令森严的他们都不禁鼓躁起来。虽然旋即平息,却已令得铁木真微微皱眉,显然颇为不快。
…对方只是靠一个人,一句话,便能将自身军心惑乱,没有统帅愿意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的。
宝玉这边话音刚落,一个狮鼻红面的壮年将领自铁木真身旁卫队中勒缰跃出,胯下战马啸出一声愤怒的长嘶!
“我阿速达只要五百精骑,就能将这小白脸打得屁滚尿流,请大汗恩准我出战!”
宝玉身旁的通译这样向宝玉解说道。
他开了这个头,顿时有五六名万夫长模样的将领纷纷上前请战,一个个纷纷夸口,竭力缩减带兵数量,甚至有人愿领三百人来同宝玉决战的。
此时又有一名三十上下的精悍黑瘦汉子从后队中策骑上前,与那红面猛将并骑而立,说了几句话。宝玉皱眉询问通译道:
“他说什么?”
“这个人名叫合里台,他说,他愿意率领九百名草原上的勇士去为赤老温复仇。”
出人意料的是,铁木真竟淡淡一笑,拔出自己的配刀,丢在了这名合里台面前,示意要他出战!那阿速达虽然面有不忿之色,却还是乖乖的退回原地。
宝玉面色数变,他情知已遇到了一个极难缠的对手,从此人对铁木真报出的兵数来看,就可以知道他行事作风极其稳健,绝不做无把握的事。来此之前,宝玉知道自己已是元人心中的一根刺,这一战既不能避,又难以胜。因此故意抢先出战挑衅占据先机,意欲利用元人的自大心理,激得元人中那些卤莽的将领心浮气躁,看看能否占得一些先手。
只可惜铁木真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九百对一千。
双方的兵力相差一百。元人既适当的保存了他们金帐精骑的威名,又在实力上稳稳的占据了上风。至此,宝玉的如意算盘已彻底的破灭。
合里台策马行到阵前,举起铁木真那柄寒光闪闪的配刀,顿时有九百名金帐精骑从后阵正徐徐行出排列在他的身后,竟是悄无声息,最可怕的是,剩余的人已自动的调整阵形的拱卫在铁木真的四周!而这一切变化都在瞬息间完成!
仅仅看到这里,徐达的脸上便已露出焦虑之意。这样的骑兵!这样钢铁一般的队伍,端的是未打,气势上便已先输给了他们。而此时宝玉、身旁的掌旗官已经挥舞黄龙旗,他身后的正黄旗骑兵已经在瞬间分成了十二队,化整为零,避开了正面元军的锋芒,向着侧面一十二个不同的方向冲了出去!
这样离奇的战法,不要说合里台,就是征战一生的铁木真也从未见过。宝玉此时已除去外袍,混迹在十二队中的一队里,手握强兵的合里台顿时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照理说若此时是在血腥搏杀的战场上,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作法,但此时乃是在敌国皇帝与大汗,众多同僚的注视之下,对方既已出招你若不应,还在一旁做缩头乌龟,那不仅仅是辱没了金帐精骑这支无敌之师的威名,更是丢了自身的脸面!
所以,合里台这名深得铁木真信任的亲卫将领立即下了一道命令!
“分兵,追击!”
他虽然知道这很可能这正中对方将领的下怀,可是他却对自己手下的这支精锐部队的实力极有信心,虽然两军间有一百人的差距,但这数量上的劣势却能用质量上的胜势弥补回来,他粗略估计过,就算这贾宝玉手下率领的是大清皇帝的禁卫军,自己手上这九百人也足以抵得过二千。
…毕竟蒙人天生就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这先天上的优势是任何民族都无法企及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 计谋
在人们的印象里,战争往往都与血腥,野蛮,杀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看着眼前这个男子对部属的指挥,他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词却是艺术。
事实上,眼前的战斗场面也惟独能用艺术来形容,这便是宝玉那杰出的指挥天赋的体现。
一十二支小队就仿佛是这支部队首脑思想的衍伸,或分进,或合击,有的诱敌,有的抗敌,有的联同友军袭敌,而这个过程都是在极激烈的奔驰中完成。宝玉的整个部队的作战方式如鱼鳞一般的层层展现开来,整个部队的行进,作战过程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里,却体现出一种行云流水的悠然心会之意,令旁观者产生出一种怪异而强烈的观棋般的感受。
渐渐的,局势开始明朗化,立于长城之上的雍正与踞在对面小丘顶处的铁木真均看了出来,贾宝玉的作战方针便是先分散对手的兵力在前,令其指挥失调,首尾不能相顾,再以小股高速部队将之主力分化,引诱,而大部分兵力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造成以二敌一乃至三敌一的局面,显然,他的构思被充分的贯彻了,而战场上的局面也逐步的在向宝玉所主导方向演化。
…连铁木真也要承认,自己派出的这名合里台虽已是年轻一辈的精锐,在欧洲百战不殆,但遇上了这名为贾宝玉的年轻对手,无论是从战术或者是战略层次上来说,都显然被牵制的缚手缚脚,显示出了不及之处,而一干元人将领看了这等精妙地指挥演示,都不禁在心中扪心自问:
“倘若方才大汗准允,我仅率五百人下去与这小子对敌,那又该当如何?”
…只是在场中与宝玉激战的,却是整整九百名金帐精骑!还是王牌中的王牌,精英里的精英!
宝玉展现他的作战艺术整整长达半个时辰。在这半个时辰里,他麾下的正黄骑骑兵虽已是疲惫不堪,只是在他有条不紊的调度、磨合下,进退之间依然散而不乱,只是明眼人都看了出来,这场战斗已到了尾声,而宝玉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卓越的战争天赋,也似是一朵将凋而未谢的花,绽放到了最华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