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急急的赶过去;将上面的数十本**放入底面;又自旁边费力的搬了一本资治通鉴;一本汉书盖在上面。笑道:
“若是被宝钗无意间看见;告诉母亲;又少不得一顿好骂。”
不一会儿;请的人都来了;喝过茶以后;下人便送上菜来;宝玉看了看那藕与瓜;果然希奇。不过他却中意于其中的一味干熏撕兔;其肉质肥嫩中不失干香;色泽暗红;偏偏吃完之后齿颊间又回荡有一丝馥郁的清香;当真是别有风味;薛蟠见宝玉吃得开心;笑道:
“兄弟果然识货;这道兔子愚兄初尝时;也颇觉味美;后来一问之下;也觉得做法颇为奢侈了些;不过口味确然极佳。”
宝玉知道面前这位薛大哥号称“呆霸王”;最是任性弄气;铺张耗费之人;竟然会有连他就觉得奢侈的事情?忍不住出口追问。
薛蟠笑道:
“这味菜做来是极简单的;只是熏制过程有些耗费。”
旁边一人听了笑道笑道:
“熏烤无非是上好松针木屑;顶顶不过二两银子一斤;怎的耗费了?”
薛蟠得意道:
“非也非也;这只兔子;却是以上等六安茶熏制的。”
宝玉此时正喝了一口茶;闻言顿时“扑”的一声喷了出来;他喜在外游逛;如今上等六安茶市价几乎两百两银子一斤;等闲大户地主家中;只怕没有贵客来到;还不敢喝这等昂贵之物;薛蟠竟然将之拿来当柴熏兔子!
薛蟠却不以为然的道:
“我却是在京里二阿哥那里首次尝到这味菜的;不过那次的口感还要好得多;据说是以明前龙井熏的。”
明前龙井!
那是江南的贡茶!
有价无市之物被这般糟蹋;京师的奢糜之风可见一斑!
宝玉今日才真正领略了豪门纨绔子弟的奢糜生涯;他在惊叹之余;自然不会错过品尝这道昂贵美味;禁不住多贪了几杯;只觉得头晕目眩;想找个地方躺下。
朦胧间;只觉得有人将自己扶入了榻上;只觉得甜香温软;顿时沉沉睡去。
第二十五章 生辰(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宝玉被口里干渴煎熬醒来;模模糊糊的索要水喝。忽然觉得自己被扶着半靠在榻上;勉强睁眼看时;面前人儿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双颊红晕;低低的垂着长长的睫毛不敢看他;不是宝钗是谁?
大喜之下;心花怒放;连醉后的头痛都忘却了;见周围无人;手顿时揽了过去;笑道:
“好姐姐;不生我的气拉?”
宝钗转头到一边也不答话;舀了一口汤便递到他嘴边;宝玉正渴;一喝之下;只觉得其味爽滑浓冽;酸辣可口;回味悠长;拉住宝钗的玉手;苦缠猛问之下;才知道这道菜乃是一道名菜。宝钗解说道:
“这菜听厨子说;叫宋嫂鱼羹;据说北宋汴梁人宋五嫂,随宋室南迁来临安(今杭州),和小叔一起在西湖以捕鱼为生。一天,小叔得了重感冒,宋嫂用椒、姜、洒、醋等佐料烧了一碗鱼羹,小叔喝了这鲜美可口的鱼羹不久病愈了。有一次,宋高宗赵遘品尝了好她做的鱼羹,大加赞赏。从此,这道菜就称〃宋嫂鱼羹〃,她开的店生意更加兴隆。烹调时,先将作主料的鳜鱼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及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成菜色泽悦目,鲜嫩润滑,味似蟹羹,故又称〃赛蟹羹〃。”
“后来;宋高宗禅位后,常来西湖玩赏。一日,泊舟苏堤,偶起鲈鱼之思,即命制鱼羹品尝,果然味美,便赐银百文。消息传开,缙绅豪贵纷纷下顾,宋嫂遂成巨富。“宋嫂鱼羹”以鲜鲈鱼肉加火腿丝、笋丝、香菇丝、鲜嫩润滑,有“赛蟹羹”之说。”
美人相伴下;一小碗汤很快便喝完了;宝钗起身作势要走;宝玉一把拉住;哪里肯放——她也不是真心想走;只是作个姿态而已。原来今日湖边一别;宝钗后来颇有些后悔;生恐当时损了心上人的的脸面;需知林黛玉在旁虎视眈眈;而袭人晴雯两个丫头又是近水楼台;一怒之下;不再搭理自己那可怎生是好。正自忐忑间;听丫头说;宝玉却来给其兄贺寿醉倒;正在客房中歇息。
本来以薛家的权势;上下使唤丫头也是好几十个;何需小姐亲自来做这些事;但是一来宝钗心下想与宝玉重新修好;二却知他风流成性;说不定又要在服侍他的丫头身上占占便宜。因此只得在心中暗叹一口气;以身侍狼来了。
一碗鱼羹喝完;宝玉仍有意犹未尽之感。闹着要再添一碗;却又偏偏死拉着宝钗的玉手;半刻都不肯放开。宝钗一个弱女子;拿这命中魔星半点法子也没有;叹了口气;扯过旁边锦被将两人双手相握之处遮住;这才唤丫头进来;要厨房里再送一碗鱼羹来。
宝钗低低的垂着头;长长的睫毛轻轻的搭着;很给人一种宁静而柔美的感觉。在宝玉这个角度看去;薄叶的唇呈现出美好的线条与形状——
也呈现出强烈的诱惑。
此时门忽然一响;一个小丫头端了一个青花玉纹小瓷碗;里面是热气袅袅;想来便是宝玉要的解酒鱼羹。她见小姐竟坐在一名卧在床上的男子身旁;一怔后小脸晕红;低着头将碗送到宝钗手上;出去时候还轻轻把门带上了。
如此一来;宝玉更是肆无忌惮;靠着床头半坐了起来;几乎是将宝钗半拥住;笑嘻嘻的道:
“好姐姐;我渴了。”
手却极不老实的趁势从宝钗腰畔环绕了过去。
宝钗一声惊呼;颤声道:
“你快…快住手;鱼…鱼羹要洒出来了!”
颈颊间却觉得热热痒痒的;知道是宝玉的呼吸吹在上面;心中又是慌乱;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