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平军手中,捞得盆满钵满,这是事实。
至于此些资源财物,是否用于两岸灾民,用了多少,谁知道呢,反正聚平没见着。
戴宣同盛怒,又拿温千岚无可奈何,便以此招进行惩治。
他遣人散布言论说,温千岚打着仁义旗号,做着鸡鸣狗盗龌蹉之事,此等伪君子比小人还遭人痛恨唾弃。
小人甭管是歹毒还是凶残,欺男霸女杀人越货,那都是明着来——我就偷了抢了,你有本事来抓来杀。伪君子是暗地里不仅连偷带抢,明显上还得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得众人敬仰爱慕。
尽管温千岚不是,但戴宣同让他是。
刀剑之伤,不如诛心来得更狠。
要让其费心费力费时担风险,鸟毛没得着,还要被无数人骂。
使之有苦没处说,在各府招人唾骂,无处立足处处受阻,活活憋屈死。
这么做多少有点困难,铁马府内尚算好说,关键是外府。
毕竟外府的人,不多么关心这发生了什么事,匪盗歹人及伪君子之流,太是常见,有何可奇怪的?
小小传言,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谁听到传闻,与己关系不大,谈论两句便扔脑后了。
不过,事情可以进行运作,甚至将好坏黑白颠倒。
聚平军在周临几府的各城,均有探子,先添油加醋地进行散布。见没引起什么热潮,有人相信有人质疑,便收买两伙人,将争论搞大,使劲毒泼脏水,形成温千岚招人痛恨,若不声讨几句便不仁义的气氛。继而,一传十十传百。
这是抹黑,漂白聚平军,也是同样的道理。
说聚平军不好的,那便是不赞同众民平等,诸如此类。
接着,再出现个‘铁马府军的将士’,也说温千岚的黑话,事便是成了。
随后,百传千、千传万……
像在西风城,莫宝庆的陈年旧案,都被翻出来了。
有人在研究,温千岚究竟用了什么损招,将无辜的莫宝庆栽赃得证据确凿,真阴险啊!
谣言沸腾之后,戴宣同特意赶到了浑兴江北岸。
从某些难民的口中,他听到了‘鬼面邪君这个伪君子,竟打着咱们旗号招摇撞骗,真是可恶’、‘哼,说不好啊,他打着赈灾的仁义,不知在宁风府、周霄府筹措了多少元石,二十万?一百万?全让他给吞了!咱没见着半块咸肉,扔点烂粮食让咱们感恩戴德’、‘终于知道他为何带着鬼面具,原来是不敢露面’等等言语。
心中郁结散开,戴宣同甚是痛快。
辛苦奔波,施人恩惠,反被人骂,应该很酸痛。
哈哈,他止不住的大笑。
何为谋能出计安天下、武能入天定乾坤,这便是!
嘴刀无锋,却可杀人。
以谣言诋毁,足以毁掉一个人。
不就是五六十万元石及些元浆灵髓嘛,当喂狗了。
结合判断与了解,戴宣同估计,温千岚应该会舍得将大半元石用于采买物资,再用于赈灾。那当其听到谣言之后,又会怎样的反应,瞧着几十万元石的物件发呆,都是些普通物件,再变卖为元石可难了……
……
酒楼雅间内,菜肴已上齐,两人又未动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