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林枫掏出小刀,只一下就敲碎了装裱框,取下了图纸,塞到了裤兜中,然后继续往走廊的深处走。
这座地下疯人院的规模之大,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简直堪比一个超级实验室,各种设施和病房,一应俱全,占地至少上千平方米!
在黑暗中,又向前走了一会儿,突然间,路岔开了三道,被一根立柱隔开。
柱子上,有指示箭头和必要的标注。
左手边,是a病区?
右手边,则是b病区?
至于前面,貌似是候诊大厅、服务台和后勤室?
由于指示牌上的字迹实在模糊,林枫也只能看个大概。
站在立柱前,他半看半猜了好一阵,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也没得出个正确结论。
无奈,他沉吟道:
“兄弟们,指示牌上的英文,几乎没几个完整的字母,所以,我也只能靠猜的,前面很可能是候诊厅、服务台和后勤室?候诊厅和服务台倒没什么,但后勤室真的很重要,那里应该有我需要的装备。”
“要是幸运的话,或许可以找到绳索,消防斧,防割手套什么的,我们先去那里看看。”
“走。”
话落,林枫按照导览图和指示箭头,绕过立柱,准备继续向前。
然而,就在他刚抬脚离开时,立柱上的一副相片,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照片被装裱在了一个大相框里,上面挂满了蛛网和灰尘。
因为湿气太重,装裱框内的照片,已经起了褶皱,颜色微微泛黄。
不过,好在有镜面的保护,所以,还是可以看清相片内的影像的。
相片的内容,是人物像。
白人。
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
身穿白大褂,脖子上带着听诊器,嘴巴上留着浓密的络腮胡。
像是在笑。
浅浅的,轻轻的,有点不易察觉。
相片的下面,有两排密密麻麻的英文,因为受到湿气的影响,早就模糊不堪了。
不过,林枫还是借着火光,把脸凑到近前,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
“本·杰明(1903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计划……负责人。”
这是第一排英文。
内容是人物生平。
仔细地通读了两遍后,林枫对着镜头,压低了声音给观众们解释:“这段的英文大概意思是,照片上的这个大胡子,名字叫本杰明,生于1903年,卒年不详,这上面说,他是个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
“后面的字迹,实在看不清,不过,根究语境,倒也能分析出来一点意思。”
说着,林枫指着“精神分析”后面的字母p和n:
“大家看这儿。”
“p……n是个残缺的单词,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它的后面,却有一个完整词语:pic。pic是负责人的意思。所以根据语境,我分析,p和n之间的字母,应该la,也就是计划的意思。”
“因此,整句话的意思,应该就是这个本杰明的医生,是这间疯人院的某个‘计划’或是‘医疗项目’的负责人,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院长或是主治医生之类的角色,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这里挂一幅这么夸张的人物像。”
说着,他继续向下瞧。
第二段英文,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