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步兵并没有因为坦克的前进而放慢他们的步伐,甚至当坦克前进的距离不保护他们的安全时,他们依然在一个个弹坑和被击毁的反坦克障碍处的掩护下,交替前进。
奔跑的人被那些快速战线的碉堡里射出子弹击中,他们躺在空旷的地面上大声呜咽着发出最后一次呐喊。固然,伤害在恐吓着每一个士兵。可是忠勇的苏联红军士兵依然一个个迈开大步向前奔跑着,前面是带头的党员与团员。他们迎着炮火与死亡,却不停下他们敏捷的脚步。
可这时,天空里暂时取得了部分制空权的波兰空军的“军刀ABZ”地拖着长长的声音从天空里俯冲下来。它们喷射着代表死神的子弹与炸弹,这种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飞机,在反击的时候依然不失为一种好的装备。
苏联士兵一个个在他们隐蔽的地方缩着脑袋,手上的步枪与机枪向着天空里射击。他们心中还有着战胜对方的希望,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是已经停下进攻的脚步,此刻正在横向运动射击,以压制碉堡的坦克。
装甲车上的步兵们依托地面上每一处能够藏身的障碍,顽强的向着那些碉堡射击。这使后续的苏联步兵军的士兵们感到高兴,他们离开自己的掩体,向前迈动脚步。
尽管迎着弹雨,尽管迎着死神,士兵们显示出更多的顽强。
一个个奔跑之中的身躯倒在进攻的途中,天空里波兰的飞机在不断的阻碍着他们攻击的脚步。战友在敌军的炮弹与子弹下被夺去了生命,这一切并不能阻止苏联红军的步兵的靠近。
随即,天空里传来更为沉重的引擎声。
苏联红军的空中支援力量到达了战场!
12章 血战雄城
坦克摇晃着它巨大的身躯,掩护着身后的75毫米车载支援火炮、120毫米车载式迫击炮。无论坦克炮还是后面这些支援火炮,全都一个劲的轰响着。在一团团射击的烟雾里,把一枚枚炮弹射向对面高大的建筑物里。
建筑物呻吟着,一些墙在猛烈的爆炸里倒塌下来,可波兰军队在这样的攻击下依然没有投降的打算。
枪弹依然在那些已经被砖头垒起来的窗口处不断的射出,楼上也不时有火箭弹射下的闪光,被击中的坦克则发出巨大的爆炸声。这些打击同样无法阻止苏联红军的攻击,步兵们一个个端着手中的武器缓慢而坚定的向前进攻。
天空里,是一架架在战场上相互攻击着的战机。“蝌蚪机”凭借着良好的机动性,在低空掩护着自己一方的步兵。它们向大楼发射出密集的火箭弹与机枪子弹。可随即他们自己,也被天空里更高处俯冲下来的“军刀”战机,射成一团火球。
绕着高楼相互追逐并射击着的飞机,他们向地面下的敌人倾演下火舌。随后自己被身后追逐着的敌方飞机,击落在地下,爆发成一团团的烈火。在这样低空里的战斗,没有飞行员有机会逃离燃烧的飞机。战争,因为科技的发展而越发残酷起来。
步兵们一个个身子缩在那些墙角或者说废墟里,一双双冷酷而顽强的眼睛,看着这一切。当爆炸消失时,他们以慢慢的弯着腰,向他们预定的目标发动决死的攻击。
这里是苏联红军攻击华沙的战役。
现在,进攻的苏联红军已经打出了火来,顽强的抵抗在战争的第三天上,已经造成了他们将近2万人的伤亡。虽然苏联红军统帅部认为波兰军队可能遭受了更多的伤亡,他们就在崩溃的边缘。
可是不管苏联红军的统帅部如何猜想、判断,在战场上血与火里的军人们并没有感觉到轻松。一天天不断进行着的战争,依然是吞噬生命的一件悲惨的事物。
波兰军队在苏联红军发动攻击后的第3天,主动撤离已经被苏联炮火与炸弹攻击的千疮百孔的第一道防线,以上提到的苏联红军的伤亡,多数是这道完全由快速战线组成的最外围防线造成的。
在这道防线的外面,100多辆坦克与同行数量的装甲车的残骸散布在战线的前方。更多的,是在波兰军队的空中打击下丧生的苏联红军士兵的遗体。
但这些损失并没有使如同蛮牛一样进攻的苏联红军停下脚步,随着轮式坦克的加入,更多的士兵被投入到战场之中。苏联红军进攻的雄厚兵力,这时不但在地面、天空同时也在地下展开了战斗。
连接着城市所有抵抗堡垒的地下通道,也成为了这次战争中最为血腥的地方所在。为此,苏联红军派出更多的步兵加入到城市攻坚,随着城市外围战斗的结束,城市之中的巷战立即展开。
成群的坦克在炮火的近距离掩护下,从各方方向冲向市场。至于城市外围那些还在抵抗的抵抗枢纽,则被进攻的苏联红军绕了过去。
一座座大楼在炮火的攻击下,成为一团团崩塌的灰尘。而在几乎每一座废墟里,抵抗并没有因为据点的毁灭而停止。这些就是因为那些还在红军全力争夺中的,地下坑道的功劳。
一批批波兰步兵,被投入到这些坑道里。他们顺着一切还可以到达的地方,时时出现在苏联红军的后方,形成新的据点。这时,波兰军队步兵相对较多的优势体现了出来,在巷战里无论坦克、装甲车还是火炮,全都只能服从步兵的需要。
机枪在不住的向对面守卫者的堡垒里倾演着弹药,炮弹的射击,也使那些大楼里不时腾起一团团的浓烟。伴随着火力掩护,成群的苏联红军弯着腰,在街道上那些烧黑了的坦克间绕来绕去,奔向他们各自命运的终点。
巷战,是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老鼠战争”的战争样式。在这种战争样式里,考验的除过双方军人的勇气与毅力之外,更多考验的是双方军队的实力。没有足够的兵员与物资,攻击一座由重兵据守,并事先修筑成的坚固堡垒的城市,将会是一次极为艰难的战争。
约瑟夫。毕苏斯基这时已经放弃了华沙外围的争夺,而把全付精力都投入到华沙正在地的巷战之中。然而,令人对他的指挥艺术发生怀疑的是,他似乎总在苏联红军不怕牺牲与损失的进攻下步步后退,仿佛完全没有了反扑的能力一样。
实际,这时在苏联红军不能威胁到的,华沙城的深处,依然还有更多的波兰士兵,正在枕戈待旦。他们一**被投入到损失极大的巷战里。如果这种情况被其他人看到的放在,会说这位约瑟夫。毕苏斯基不算是一个好的战斗指挥官,他正在犯那种“逐步增加兵力”的重大错误。
反观苏联方面,他们的步兵军、履带式坦克师已经完全投入到巷战里。甚至大量的火炮,也已经被挪入到城市里,对那引动与敌军进行英勇巷战的步兵提供支援。
空中,由于波兰人数量相对庞大的“军刀”战机的存在,这使得“奔雷”及“蝌蚪”两种攻击机的每次行动都有些仿佛自然一样。至于“空中航母”,这时已经在城市边缘的空地下修筑了简易机场,完成任务的“蝌蚪”机则不再加到“空中航母”狭小的空中里,而是直接在这儿加油挂弹,随时听候命令投入战斗。
令苏联指挥机构大惑不解的是,波兰人已经失去了他们3分之1的城市。虽然拼死反击依然在不断进行头,一些重要据点的易手,一天甚至就可以达到两到三次。
如果唐云扬看到这种情况的话,他一定会说这正是仿佛苏联斯大林格勒一样的血战。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qljrjaaa@。
—————————————————————————————————————是的,波兰华沙的血战,正如同这时已经不知道是否会发生的斯大林格勒的血战一样那么残酷。可是,谁也弄不清楚这场波兰人已经毫无退路的战役,是否会如同那场血战一样,在最后的时刻取得最为伟大的胜利。
可这时波兰已经没有如同当时苏联那样的有利的态势,它没有庞大的国土,也没有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