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进程,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红军的军官们,全都刚刚经历了国内肃清白军的战斗。可司令部的参谋官们,显然并不大熟悉大规模装甲集群的进攻。
相对于庞大的装甲集群,保护后勤线路的步兵,这时由于他们相当低的机械化程度,这时还在被坦克履带轧烂的路上缓慢前进。相对于这去反攻的波兰骑兵,保护运输线的步兵就显得相当薄弱。
“乌啦……”
波兰骑兵始终是勇敢的,这时的相当一部分波兰军官,还在缅怀着波兰王国的骑兵创造的辉煌。
当挥舞起来的马刀连成一片时,当战马成群的时候,急鼓般的中蹄声足以震动天地。迎着机枪子弹射出的红色光芒,波兰骑兵师的士兵们发出排山倒海似的声音。
机枪面对这种散乱队形的冲击,并不能有效的抵抗。在苏联红军的步兵,还没有来得及为打空了的枪换上新的弹夹时,成群的波兰骑兵,已经涌进步兵仓促建立的,不完全的阵地。
马刀闪过的地方,惨呼里飞溅的是淋漓的鲜血。
然而,波兰骑兵的好运却几乎到此为止。当驱散了不多的保护运输线步兵时,波兰的骑兵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就发现更多苏联红军正在赶上来。甚至那成群坦克的引擎,发出的声音几乎要遮盖骑兵们枪声。
“澎……”
波兰骑兵停住马,他们看着越来越的坦克群的目光有些呆滞。显然多数的人还没有想好,该用什么样的武器来对付这些显然刚刚赶到的敌人。
这时天空里闪过信号弹的光芒,波兰骑兵习惯性的把他们四角的军帽向上推了推。在马上伏低了身子,嘴里发出冲锋时的“乌啦”声。
在命令的驱使下,骑兵们向死亡扑去!
39章 谁更愚蠢
苏波战争的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因为科技的发展,这种很久以后的情景出现在了今天。
波兰骑兵在宽阔的乌克兰平原上,排民散乱的队形。如同对抗十字军骑士的波兰战士一样,他们挥舞着马刀,嘴里高呼着“乌啦”,这完全是一场骑兵对坦克的战斗。
这时,可能有人会根据某些历史书的记载,而嘲笑这些波兰士兵的愚蠢。实际,我们只能这样说,军出这一段“历史”的这位仁兄,不但完全不懂军事。
其实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当人面对坦克的时候。步枪、机枪、马刀对付这些个铁家伙有没有什么作用,大约新兵们也不会闹不明白。
那么波兰的士兵怎么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呢?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军命如山。
在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当时的波兰军队完全被纳粹的装甲洪流摧垮,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一些波兰骑兵奉命向德军进攻的前锋发动了攻击,于是那场被某些人嘲笑了许久的骑兵对坦克的战斗就暴发了。至于说波兰人愚蠢,倒不如说波兰军队的某些领导者并不聪明。
另外,相信当年的德国士兵也没有如何去嘲笑自己的对手。那么我们这些被小小的日本鬼子尚且欺负到了今天,用用我们自己海里的石油,居然还要看看别人的脸色。直到今天,对于这个世仇用我们的善良与好意,依然不能使其如同对待美国人一样对待我们,我们有什么资格嘲笑任何一个英勇战斗的人呢?
波兰骑兵在军部的严令扑向眼前苏联人的坦克,骑兵士兵们低伏在马背上,风呼啸着迎面扑来。与风一起扑来的还有苏联人坦克上的机枪子弹。
对付这样仿佛大海一样的Lang潮,一向英勇的苏联士兵也不禁瞪大了眼睛。机枪在不断的吞吐着弹带,无数的子弹凶着那儿战士,迎着那些马车呼啸而去。
人在嘶喊着,马儿在长嘶。
骑兵的贴身攻击,迫使坦克慢了下来。最后不得不停在那儿,组织起强大的火力进行覆盖性打击。在没有步兵伴随的情况下,坦克被近射攻击时,由于它观察能力的薄弱,战况会变得十分危险。
这些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历史学家、艺术家如果没有好好考据的话,就会闹出一些笑话。例如,我们国家的“三大战役”历史电影里,居然会出现AK47这样的武器。
终于,波兰骑兵不要命的攻击被机枪子弹完全打散。一些幸存的人和马儿在仓皇的逃向远方。偶尔,坦克上的机枪还会在“嘎嘎”的响早两声。更远的地方,是这些骑兵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一条临时组成的战线。
在准备对敌军进攻的时候,“咆哮巴宾”来到保尔。柯察金的坦克旁。随手捡直一块石头,敲敲保尔。柯察金坦克的装甲钢板。“嘎吱”一声随着舱盖的打开,钻出来的是戴着富有苏联风格的,那种皮制坦克帽的保尔。柯察金的脑袋。大约是因为天气的问题,他的脸色多少有些苍白。
“保尔,你会我需要您去组织我们师的炮火,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与敌方的火炮交战。这些骑兵……”
“咆哮巴宾”想要说“因为这些骑兵的英勇……”,可话到了嘴边却停了下来。毕竟他面对的是一个政治委员,在军队里对于“政治忠诚”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话”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