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说,他是被省委政策研究室几位专门负责研究国企改革的同志叫走的。
贡开宸对他的发言有点不放心,怕出大格儿,为了保险起见,特地委托这几位同志
“预审”一下他的发言内容。一听之下,果不其然,即便在如此小的一个范围里,
也引起了极大的分歧和争论。有人认为,马扬的想法“振聋发聩”,有“很强的前
瞻性”和“可操作性”,不妨一试;而有的则认为,马扬所提种种建议将破坏当前
来之不易的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中央一贯强调的“稳定、团结、改革、发展”
等基本方针背道而驰,虽亦不无可取之处,但利弊相衡,弊远大于利……等等等等。
意见连夜反映到贡书记那儿,贡书记和几位常委紧急商量了一下,决定“暂停”马
扬的发言。马扬便“病倒”了……
还有一种说法,那天晚上,马扬是被前任省委书记潘祥民叫走的。据目击者称,
那辆来接马扬的车就是潘书记的专车。还有说的更玄的,说当时潘书记就在车里坐
着,他们都看到了——“潘老”戴着墨镜,神色肃然。他们说,马扬大学刚毕业那
会儿,曾给“潘老”当过一阵秘书。潘书记这些年一直挺关注这个“年轻人”。听
说马扬要在这样一个会议上不计后果地发表那样一通带有“爆炸性”的言论,便决
意赶来,将他强行带走了……
等等等等。
等等。
就像绝大多数的会议一样,不管与会者中有多少“传闻”,私下之间又有多么
激烈的议论,会议总还是一往无前地在既隆重又平稳平静的气氛中宣告结束,顺利
地通过了会议的各项决议和《告全省共产党员的一封公开信》。第二天,省报在头
版头条的位置上,以社论的形式,发表了早就准备好的那一组专论新期共产党人的
精神状态的文章。从一论、二论、三论……一直发到五论。会后,省委向总书记和
中央书记处报告了此次全会通过的加强全省党的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十九
条措施,争取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加快全省国企改革进程,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
面。应该说,这一件事到此便“圆满”地画上了一个句号。起码可以这么说,“暂
时”告一段落,或者还可以用现在一个习惯用语来说,它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
果”。
于是,人们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条》的高潮中,开始淡忘那个叫
马扬的人。虽然有人也会偶尔提起他在会上突然“失踪”的事,但听众中肯定会有
人以“知情者”的口吻说上一句“这小子,没戏啦,这辈子肯定没戏了”,来结束
这种好奇的探询。有人看到他和他那当大夫的妻子、读高中的女儿仍然居住在那个
用车库改成的“休闲别墅”里,一早一晚,偶尔地还在那个借助高大的黑叶杨围成
的院子里制作或修缮他那些似乎永远也制作、修缮不完的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