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个团有上万人规模的军队,在一些没有“团”这个建制单位的位面里并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在有团这个级别的位面,上位者都会下意识对比一下自己军队里这个团级规模的军队。
其中就有南北朝时期的人。
因为团这个军事编制就是起源于北魏时期,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曾设
“团”
作为禁军或野战军的中层编制,隶属
“军”
或
“营”。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当时一
“团”
的规模约2000-3000
人,但具体人数不固定,受战役需求和将领职权影响较大。
到了隋朝由于是府兵制,“团”便是居于“府”之下的军事单位,一府约1000-2000人,若设团,则每团可能为500-1000
人,但此时
“团”
并非核心编制,更多是临时作战单元。
然后就是唐代的军事编制是以“卫、府、团、旅、队、火”
为序列,此时
“团”
是正式编制。据《通典?兵典》记载,每团辖
2
旅,每旅辖
2
队,每队
50
人,因此一
“团”
的标准人数为:50
人
x2
队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