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文地理馆的博士奉为座上宾。
刘焯环球航行回京后,还特意见了他一面。
宇文衍毫不犹豫地钦点21岁的袁天罡为状元。
“我去,牛鼻小道竟然是状元?”
“看来以前还是低估了他的实力……”
“不是吧,小神棍的实力恐怖如斯?”
“看他整日神神叨叨的,平时也未展现出分毫状元之姿啊!”
状元之名经左侍郎之口说出,人群一片哗然。
待红榜张贴上墙。
全都挤上前去看个究竟。
除了一甲三人,二甲还有十八人。
能够上榜的,都是人中翘楚,是皇帝大力培养的人才。
……
红榜一出。
整个大周皇家学院陷入一片欢乐的海洋。
院长潘微,副院长欧阳询,虞世南,以及一众教授、博士。
被金榜题名的学子请上高位。
规规矩矩地跪地谢师,并呈上束修之礼。
万响的鞭炮一挂接着一挂。
京城各部衙官员纷纷上门道贺。
热闹的场面,加上皇帝背书。
国子监的一众博士和贵族子弟内心五味杂陈。
尽管金榜题名的学子尚未进入官场抢他们的饭碗。
但是。
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这是迟早的事。
有先见之明的子弟,早在第二次殿试之后就放弃了在国子监求学。
拿起官办学堂的蒙学算经,拼音,齐民要术这些教材。
从参加县试成为童生开始,走上科举之路。
当然,处于观望中的大有人在。
要他们放弃祖祖辈辈获得荣华富贵的精英教育。
没有一点眼光和魄力,还真是难以做出决断!
……
翌日。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