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近年开始显现出成果来。
长期以来。
官府发动各郡县百姓,对辽河进行疏浚、清淤。
且在中下游河段规划了“百年工程”的河堤加固。
解决雨季河水泛滥,大面积水漫辽河平原的境况。
再有就是广挖水渠,排洪涝,清沼泽。
植树造林,稳固土地。
柳树在这种环境下被广泛种植。
在勤劳聪慧的华夏百姓坚持不懈努力下。
原本沼泽遍地,泥泞难行的“大辽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地势较高的地区成了适宜耕作的土地。
大部分平原地带也改造了水田。
还有不少洼地,改造难度大。
只能暂且保留水泡的状态。
不过。
这些水泡也非一无是处。
妥妥的天然鱼塘。
只要放些鱼苗下去,任其自然生长。
几年时间,长出十几二十斤的大鱼来也不是不可能。
冬天时。
凿开冰面下网,便能收获肥美的鱼。
来上一顿铁锅炖大鱼,配上“神仙醉”烈酒。
啊呀妈呀,嘎嘎享受!
使劲造就完事了。
如今。
辽宁道的粮食产量已经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甚至还有盈余。
辽西龙城,辽东城,卑沙城,乌骨城,建安城,国内城等地粮仓全都储备充足。
移居东北辽宁道的中原百姓已经达百万。
主要来自山东,河北两道。
也有部分山西,河南,江北三道的。
宇文衍经营东北的设想取得阶段性巨大成功。
朝廷对辽西、辽东,科尔沁三郡的掌控坚如磐石,稳如老狗!
真正让大周皇帝心中不慌的,还是南方的水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