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误会!
我不是做好事。
之前楚王给了一个玉佩,价值连城。
换了钱,绰绰有余。”
陈观楼解释道。
楚王的玉佩,他先是拿到古玩店估价。
老顾客,对方给了实价,五千两。
惊得他……小小一枚玉佩竟然如此值钱。
这还是没透露玉佩主人身份的前提下。
透露了身份,岂不是要上万两。
后来他又拿着玉佩去了侯府,找大管家看过。
大管家没看明白,材质虽好,但也不至于五千两啊。
还是世子陈观复有眼力见,翻了翻书房,就弄清楚了玉佩的来历。
楚王说玉佩是偶然所得,根本就是胡说。
玉佩来自宫里,而且源远流长。
要追溯到明宗朝的时候,算一算时间,得有两百来年。
是明宗时期,德懿太后佩戴之物。
后来赏赐给了别人,玉佩就从皇宫名册上除了名。
没想到这枚玉佩,竟然落在了楚王手里,如今又到了陈观楼手中。
陈观复告诉他,这枚玉佩追溯到明宗朝,已经价值连城。
别说五千两,就算开价一万两,都算是低估。
对方问他,要是愿意出手的话,给他一万五千两。
侯府诸多收藏里面,就缺了明宗时期的玉佩。
反正不差钱,就稀罕物件。
陈观楼回复对方,“再考虑考虑。
毕竟是楚王佩戴物件,要不要出手,还得琢磨琢磨。”
陈观复也理解,只是说道:“如果打定主意出手,不要再去问外面的人。
虽说认识这枚玉佩的人极少,难保有那么一两个人恰好就见着了。
以免节外生枝,你直接找侯府,价钱好商量。”
“这枚玉佩可有隐患?”
“或许有或许没有。
得看宫里的态度。”
陈观复含糊其辞,不肯详说。
后来他问大管家,大管家的解释是,“这枚玉佩或许跟皇帝的生母,也就是先皇后有牵扯。
具体内情,老夫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