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裸露在外的铜管表面覆盖着薄薄的白霜;
其二,防火布包裹的接口处有规律的鼓动,像是内部有液体在脉动;
其三,排水口边缘结着一圈冰渣,与周围灼热的金属形成鲜明对比。
最关键的发现是:当一阵热浪从通风口涌过时,那些霜花不仅没有融化,反而变得更加明显。
这完全违背了常理。
于白从工具架上取下一根温度计,将其贴在阀门上。
指针剧烈摇摆后,停在一个令人意外的位置:4c
于白手指抚过管道上那些异常的凝露,心里大概有了一个猜测——
火灾导致主水管压力异常,这段管道成了整个系统的“冷凝段”……
这个判断在他脑中延伸出一个更大胆的推论:如果打开阀门,最初流出的应该是在管道中保留下来的低温存水。
就像刚刚于白打开冰箱,最先扑出来的是原本储藏在里面冷气。
不过应该也和冰箱的冷气一样,这种反常的低温恐怕维持不了多久。
他缓缓起身,目光在水槽和被罩在陶瓷碗下的、剩下的寿司之间来回扫视。
现在的问题是:要如何利用这段短暂的低温窗口?
刚刚他已经错过了一次冰箱的冷气,这回得想想办法,利用管道中的这点低温存水,尽可能将五个寿司鱼片的温度给降下来……
于白快速环视四周,目光锁定在几个关键物品上:挂在墙上的金属托盘、整体快被热得融化的冰块模具、还有挂在墙上的细孔滤网。
他必须设计一个能最大化利用低温水流的系统。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形。
他再次用厨房剪刀剪下衣服布料,再用厨刀裁成条状,包裹缠绕在铜管最冷的位置。
布料很快被渗出的冷凝水浸湿,在炎炎厨房里这无疑是一小片清凉。
接着,他取下滤网,将其倾斜架在水槽边缘,形成一道斜坡。
接着将金属托盘放在滤网下方,调整角度使其能接住流下的水。
这个简易装置能让水流分散成细密的水雾,增大冷却面积。
于白全神贯注,他给自己的准备时间是三秒……
他深吸一口气,谨慎地用剪刀固定住主阀门,因为他不想贸然去碰这烫手的阀门,以免降低自己的精神耐受值。
手上稍微使劲,缓缓拧开阀门,力求小心翼翼控制出水。
起初,只是几滴冰水,随后一道细流顺着滤网蜿蜒而下,在网格上分散成无数晶莹的水珠。
于白立即将寿司排列在滤网不同位置。
第一枚,鱼肉与低温水雾接触的瞬间,原本微微卷曲的边缘开始舒展,渗出的油脂不再滴落,而是重新凝结成细密的霜纹。
第二枚被置于水流最密集处,鱼肉纤维间的热气被冷水逼出,在表面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水膜。
这层水膜随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浑浊,最后凝固成半透明的冰衣,将鱼肉的表面温度降下。
第三枚借助金属托盘的导热性,温度缓慢而稳定地下降。
醋饭的热气在旁边的托盘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而鱼片则逐渐恢复冰鱼片特有的弹性,用手指轻压时能感受到微微的回弹。
就在他准备处理第四枚时,水流突然变得粘稠,水珠不再晶莹剔透,而是带上些许浑浊的质感。
新流出的水雾开始带着热气……
不好,于白瞬间警觉,低温水流马上要结束了,他没有再放入第四枚寿司,而是果断选择保存那三枚好不容易冷却下来的寿司。
于白当机立断,要将三枚寿司拿走,然而指尖却传来异样的触感——
寿司的温度在自己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