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风波之后,整个朝堂之上,已再无第二种声音。
沈今安的声音,便是唯一的圣旨。
一阁六部的改制,无人敢阻,各州、郡、县,提拔了大量的官职由今安院出身的学子接掌。
这些年轻的学子,无一不是沈今安的嫡系门生,他们带着新政的锋芒,将权力牢牢攥在手中。
而武将们的封赏,更是重中之重。
案上堆积如山的军功册,记录着昭武军的赫赫战功。
横扫中原,克徐州、破兖州、定豫州。
兵进关中,夺司州、凉州。
诸将浴血奋战,可谓是功勋卓着。
兵马总使。
这官职已至顶峰,再往上,便是封无可封。
尤其是李政,东阿一战,定鼎了中原,不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可真是泼天之功,必须重赏之。
“大周朝无爵位之制,倒是省了麻烦。”
“待本公开创新朝,再赐爵位,让他们对本公感恩戴德,这恩典,只能出自本公之手!”
随后想了想,把其他将官提拔一些。
下令。
滕辉升兵马总使。
董血秦升兵马总使。
张豹升兵马总使。
闫刀升兵马总使。
宏森升兵马总使。
目前在邺城周边,整合了徐州军之后,刚好五十万昭武军,划分给他们五人。
一人统兵十万。
。。。
邺城北郊,大兴土木。
沈今安立于高台,俯瞰着脚下绵延数里的工地。
数十万民夫涌动。
夯土声、号子声,尘土飞扬。
“主公,这工程是否太过浩大了?”
户部尚书陶然在后侧躬身开口。
“眼下九州初定,民生凋敝,若再抽调如此之多壮丁、如此之多粮饷,只怕。。”
“只怕什么?”沈今安未回头,只淡淡截断他的话。
一个个的,都要触他眉头。
前几天郭瑾也是,跟他讲七讲八。
陶然硬着头皮道:“只怕民力不堪,激起民变。”
“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