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步入正轨。
慢慢的彻底接收徐州。
徐州之地设有六个郡,分别是琅琊郡、彭城郡、东海郡、下邳郡、广陵郡、东莞郡。
下属六个郡守、郡尉,以及下属近五十个县令、县丞通通做出调动。
原来陶氏一脉,全部调往今安院“就修”。毕竟陶氏确实执掌徐州数十载
还有二十万徐州军。
沈今安深知,二十万徐州军若不能彻底掌控,日后必成隐患。因此,他决定自上而下,彻底清洗陶氏旧部,换上自己的嫡系将领,确保军权牢牢握在手中。
凡是百人将以上,全部革职。
徐州军原百人将、都尉、千人将、营将、参将、兵马使,一律解职,调往“今安院”修习军政,实则软禁观察。
若有才能出众者,经考核后,可酌情留用,但不得在原徐州军中任职,而是调往其他军中。
没错,接下来,沈今安又是从自己的虎贲亲卫中挑选大量将官,担任徐州军各级将领。
对沈今安忠心耿耿。
众人不禁感慨,只要调入虎贲卫,升官提拔真是指日可待!
徐州军每万人,增设一名“监军使”,还是由原先虎贲卫将领担任,负责监督军纪、军饷发放及军令执行。
监军使同时隶属于监察使林冰麾下。
原来二十万徐州军彻底打散,重新编入昭武军之中。
进行混编。
原先三十万昭武军,再并入二十万徐州军。
彻底改制,五十万昭武军。
随着五十万昭武军的整编完成,沈今安下令,还要从思想上彻底改造这些兵马。
让每一个士卒都发自内心地效忠于他。
于是,大规模整训在军中全面展开。
沈今安下令在各军监军使亲自授课,每日操练结束后,所有将士必须参加一个时辰的思想教育。
讲述沈今安一步步统一北方,强调“天命在我”的观念。
反复灌输昭武军乃天下第一强军,让徐州军的将士以加入昭武军为荣。
沈今安亲自拟定昭武军新规,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大铁律,违者立斩!
第一,再次强调了绝对服从。
军令如山,沈公之言即是天条,任何质疑沈今安命令的行为,视同谋反。
第二,同袍监督。
见逆不举,与之同罪。发现同袍有异心必须立即举报,隐瞒者连坐。
第三,誓死效忠
。
生为昭武人,死为沈公鬼。所有士卒必须熟记效忠誓词,每日晨操前集体诵读。
早晚集结时,全军高呼:“愿为沈公效死!昭武军万胜!”
声震云霄。
军中谱写了大量新传唱的曲调,如《沈公破阵乐》《黑甲横扫歌》!
统一思想,提升战斗力,提升士气!
在军营各处张贴“沈公语录”。
如“将不畏死,卒不惜命”
“天下兵戈,唯我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