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
在李承乾一通闹腾,李道宗和段志玄的军令下,士卒们确实没有再发生劫掠一事。
但不代表着说士卒们就能接受了。
从前他们奋勇杀敌,那是因为知道城破后,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
而如今,财富没有了。
哪怕知道对方是太子殿下,面前不显,可背后议论纷纷。
这些话传到了李道宗耳中,自然是一顿斥责,也是让人警告了私下议论的士卒。
可人数众多,哪怕李道宗在军中的威望不低,也阻止不了人多势众。
当然纥干承基等人也是听见了风声。
“太子殿下,如今军中对你们颇有微词,这可如何是好?”纥干承基忧心忡忡。
陛下让太子殿下来是积累威望的。
可如今威望没积累起来,士卒们却怨声载道。
李承乾撇撇嘴,自然是明白军中立威不是易事,不是打了几场胜仗就能够解决而的。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让他们继续祸害未来的大唐百姓,他身为太子,是肯定不被允许的。
士卒是满意了,可那些吐谷浑的百姓未来知道了是他太子带兵来攻打的吐谷浑,还劫掠他们的家园,威望一样立不起来。
这种两难的状况下,李承乾最终选择了沉默。
毕竟时间是淡化仇恨最好的方式。
“有什么就让他们说,孤做的事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大唐百姓,对得起大唐,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他们是大唐军队,保护的是大唐子民和朝廷,不是山中土匪,答应了就抢,那是土匪所谓。”李承乾不屑的说道。
纥干承基抿抿唇,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而是转言道:“太子殿下,马上就要过年了,若是此时赶回长安城,还来得及,您是。。。。。。”
虽然劝说不了李承乾向士卒低头,但可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啊。
说到这里,纥干承基觉得自己简直是太聪明了。
李承乾微微蹙眉。
是啊,马上又要过年了。
这一趟又出来一个多月了,时间过的真快。
马上就要贞观六年了。
也不知道长安城如今怎么样了。
今年大唐集团恐怕又是入不敷出的一年。
一个海啸,损失了几百万贯,还要捐助灾区。
“不回。”李承乾冷声道。
回去也是面对那么多烦心事,不如好好做好当下的事。
“喏。”纥干承基也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