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割鹿记百度百科 > 第八百五十二章 落寞的夏天(第3页)

第八百五十二章 落寞的夏天(第3页)

吴氏的水军西江东进,只是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接连夺取了肇庆、三水。

与此同时,他们在韶州也布置了重兵,切断了岭南北上通道。

至此,韦氏控制的广州只剩下了海上通道可以补给,和潮州、端州完全失去了联系。

岭南吴氏知道自己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精锐的私军也不再保留,在盛夏时分,他们的三千精锐军队竟硬生生的从罗浮山潜行,穿越了到处都是毒虫毒蛇的山林地带,成功焚毁了广州方面的重要粮仓,南海县官仓。

与此同时,岭南吴氏集结了两万大军,沿着珠江南下,佯攻佛山,目的是想引盘踞在广州城的唐军出城。

岭南吴氏爆发出来的潜力令太子和霍问鼎、洪轻侯都刮目相看。

洪轻侯已经在率着一万援军在赶去和岭南吴氏的大军会合的路上,看到接连传来的战果,他甚至都觉得已经没自己什么事情了。

他觉得换了自己指挥,也不可能比岭南吴氏这些人做得更好,可能到现在还根本烧不了广州的那个重要粮仓呢。

尤其当接到最新军情,韦应程亲率大军主力出城援救佛山时,他就觉得这之前操练水师的将领果然不太懂这种脚踏实地的战争。

两万由吴氏将领统帅的大军,时分散于官窑、黄岐、里水三处,避免集中暴露,让韦应程产生吴氏主军还未到的错觉,而按照原定计划,洪轻侯的大军是要在西南涌上游的芦苞镇驻扎,和吴氏军队形成犄角之势。

韦应程觉得不需要自己的军队了,是觉得就那两万大军由那三处夹击韦应程的大军,韦应程的大军必败无疑。

然而他的军队才刚刚到达肇庆,距离预定驻地还有一百八十里,他就接到紧急军情,岭南吴氏已经大败。

吴氏两万大军,夹击韦应程的一万大军,结果惨败,溃不成军。

看到这样的军情,洪轻侯只觉得自己的头皮都要炸开了。

他实在没办法想象,到底什么情况,吴氏两万大军引蛇出洞,好整以暇的伏击韦应程的一万大军,结果反而溃不成军。

后继的军情很快给了他答案。

韦应程的这一万大军里,有三千重甲军!

岭南吴氏的两万大军里,有九千甲军,但这九千甲军里大多都是藤甲,少数是皮革轻甲,重甲军不过百。

面对吴氏的两万大军的围攻,韦应程亲率大军,毫无花巧的迎战,以轻骑军扰吴氏三路大军的后方,重甲军在箭军的掩护下,列墙推进,吴氏的军队一触即溃。

岭南此时的气候已经炎热,哪怕是傍晚时分,身穿重甲行军也不太可能。

但韦应程的大军,是披着重甲,完全准备好的。

这边说明韦应程其实已经提前看出了吴氏引蛇出洞的战法,而且他的轻骑军能够轻松绕后,说明他连大战爆发的地方都已经想好了。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吴氏的军队之所以溃败,是他们暴露了一个缺陷。

他们缺重甲。

乡兵和临时招募的军士虽然操练得不错,但在大唐任何地方,先前只有大唐的正规军队才有配备重甲,才有配备陌刀等重型制式武器。

太子的黔州军有,但岭南方面,吴氏的私军没有。

哪怕是现在太子现在加起来十几万的大军,重甲军和重骑的数量占比极少,为了抵御箭矢,太子也只能从南诏大量购买藤甲。

藤甲平时够用,但在这种大军正面交接时,面对韦应程这么多数量的重甲军和重型制式武器,吴氏的私军只能一碰就碎。

你砍不动我,我砍你一刀一个。

大军后方还被弄得混乱,往后撤退都撤退不快,这怎么打。

而且这一战,也暴露了吴氏这种地方门阀和大唐顶级门阀的还有一个重大区别。

吴氏手里的修行者无论是数量还是修为等级,都和韦氏调拨过来的修行者相距甚远。

谁能相信吴氏这支大军的主帅吴铁鳞竟然在一开始的乱阵之中就被韦氏的修行者冲阵杀了?

谁都知道主将的重要,吴铁鳞的身边少说也有二十几名修行者,然而韦氏也只是二十余名修行者,就硬生生将这些修行者击溃,于乱军之中击杀了吴铁鳞。

其实哪怕是大唐和吐蕃的军队交战,吐蕃在极少有修行者的情形之下,所有的将领都会尽可能的隐匿身份,而且周围有密密麻麻的甲士环卫,重要将领直接被修行者冲进去强行杀掉的案例极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