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亲口答应,到时候罗峪的拍卖会自己会到场。
因为他非常好奇,罗峪所说的这些东西他真的能拿出来吗?
散朝之后,众位大臣各自离去,罗峪跟随李世民来到了弘文馆,他看着李世民坐在矮榻前饮茶休息。
长孙皇后这个时候也来了。
“罗小子怎么在?”
她有些好奇的问。
“皇后,小子有些事情想要和陛下谈谈,所以就留了下来。”
罗峪回答。
长孙皇后微微点头。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放下茶杯,目光落到了罗峪的身上。
“何事,说吧!”
“陛下,我大唐现如今已经初步显现强盛姿态,万国朝圣的场面也出现,陛下甚至有了天可汗的威名!”
“但是陛下您有没有发现,除了各国使团之外,一些外邦的阿猫阿狗也可以随意进入我的大唐地界……”
罗峪说道。
李世民微微皱眉,很明显,罗峪所说的问题是他没有考虑到的。
“罗小子,各国商人来我大唐做生意,这本是平常之事,有何可意外的?”
长孙皇后开口询问。
她不是只会治理后宫的女人,对于正儿八经的国事,长孙皇后一样有自己的见解。
“那除了商人呢?”
罗峪直接反问。
长孙皇后不说话了,她看了一眼李世民。
“我想……草原十八部或者铁勒九部总有人对我大唐心怀不满吧?”
“南方小国,西域的阿拉伯帝国,或者高句丽真的对我大唐心服口服,不见得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长安城内的外邦人员至少有一半都是各国故意留下的暗桩,他们明里面是生意人,是来学习我大唐文化的人,实际上他们到底是何心思,恐怕陛下也不得而知吧?”
罗峪的目光直视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点头。
“那依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
他很清楚,罗峪这小子必然是发现了一些隐患,而且他既然和自己提起这件事,就九概率是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法了。
“请陛下正式下达旨意,任何前往我大唐的外邦人员,皆需有官府发放的文牒才可以通行!”
“文牒之上需要写明外邦人员的姓名、年龄、来自何处,来我大唐的目的,所经途径等等……”
“一旦发现此人没有按照文牒之上的路径行走,或者其所作所为和文牒记录不同,即可以视作他国细作从严调查!”
罗峪沉声说道。
“这不就是过所吗?我大唐原本就有此物!”
长孙皇后奇怪的问。
罗峪摇摇头。
“不一样!”
“原本的通关文牒太简单了,根本起不到什么筛选的作用。”
“我的意思是,要对任何来我大唐的外邦人员都进行对其工作、财产、目的、路径的严格审查……”
“打个比方,个人资产不足一千两银子的入关者,拒绝发放通关文牒!在本国没有具体工作的,拒绝发放通关文牒!只有目的地而没有返回本国计划的,拒绝发放通关文牒!”
“另外还有一些别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