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我看见了。”
乔云儿闻言,扬起嘴角坦然笑起来。
“大概是因为长清哥说要在族里办族学吧,他们负责出钱请先生,凡是族中子弟,皆可入族学读书。”
“这……是好事啊。”
谢子恒不解她为什么要蹙眉,一个家族要兴盛,单单指着某一房,很难真正做到兴盛的。
且看自古世家大族,不都是各行各业都的人才都不少吗?
为官、为将、为商、为农,亦或者是学识渊博的大儒才子,总是哪一方面的人才都有。
这些光是靠着一房人哪里能培养得出来?这是要靠着一整个家族一起努力才能创造出来兴盛不衰的家族来。
否则,光靠某房,大多不过是兴不过三代罢了。
“是好事,但是我是觉得他们如此行事不太妥当。
要是我来做这件事,定是不会直接出了这笔钱,而后让族里的人就那样坐享其成的。
每年请先生是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十年,二十年呢?要是有一天他们落魄了,这族学还要不要继续办下去了?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要是我,第一年把村子里的学堂盖好,出了钱来请先生,在另外给些钱作为周转银子就是。
同时,我会拿出一部分钱来,为族里置办祭田,让族里的人管理着。
这些田地的收成,将来就用作学堂的开支以及族里一些穷的揭不开锅的人的救助等。
我可是听说了的,只要不是犯了诛九族的大罪,族中的祭田,朝廷一般是不会没收的。”
谢子恒听着他说得头头是道,面带微笑的挑眉道:
“大周律法,你研究过?”
“算不上研究。”
乔云儿有些不好意的摆了摆手道:
“早些年为了做生意,浅浅了解了一些。”
没有想要像状师那样熟读律法,但是常识总是要有的,她可不想莫名其妙的犯了法都不知道。
人不论去了哪里,首先要了解的,就该是那个的方的规则。
而这个时代的规则,就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准则与律法,只要不犯,想要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就不难。
谢子恒听她如此说,知道她是谦虚,浅浅了解,怎么就能了解到祭田的事去。
这个时代,有些乡下的女子,可是连祭田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的。
“那……你要……”
“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