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紧邻着新广场,所以下了山之后,还得把新广场周围的垃圾跟着一起捡了。
这个时候就开始放肆了。
追逐打闹的也开始显露本性了。
雷锋精神有没有在这次的捡垃圾中弘扬贺炎不知道,反正是放松心情,玩爽了,不用上课,开心坏了。
而且那个时候的上江总的来说,虽然不怎么富裕,但家家户户都还是过得下去的,也不需要像大城市里那样扶什么老太太过马路,也没有什么说是“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的骇人听闻的事件。
所以上江旁边的“人民法院”就没什么用了。
而上江有“人民法院”这回事,还是在贺炎初中快毕业的时候才知道的。
但是看起来就像荒废的一样,冷冷清清的,远不如旁边的医院热闹,虽然医院也没多少人来。
因为人人都说上江的医院黑得多了,所以有病了宁愿先去街边的小药店里开点药先吃着,也不愿意去医院里看一下。
如果吃药吃不好,那就去阳汾,连上阳都不去,因为上阳的医院也是搞诈骗的,远的近的,都不如阳汾的医院来得实在。
大人们是这么想的。
言归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就这么结束了,回到学校的时候正好是课间操,完美得错过两节课。
其实还有参观邓湘临居住地的事。
但是那是在小学的时候了,小学的占地面积还是比较大的,教学楼后面的中式风格的实验楼就紧挨着邓湘临的居住地。
每年学校都会在特定的节日组织学生去参观,算是传承红色基因。
而这居住地,与上江这样的边陲小镇比起来,也算不得割裂,大约就是上江刚淘汰掉的东西。
而里面有什么贺炎也早都忘了。
外面看起来是砖瓦房,在上江这是随处可见的,外墙比较高,大门是木头的,好像是刷了红色的漆,也好像就是用红木做的,大门看起来有些褪色。
旁边放着一个石碑,上面有红字标注:邓湘临在上江,还是邓湘临居住地。
贺炎不甚记得这些东西。
但贺炎知道的是,这里知道的人确实挺少的,除了本地人基本上就没人知道了。
而贺炎之所以知道也是学校组织的参观,否则贺炎也不会知道的。
来到了居住地,一行人先是按部就班地参观,看完之后,就开始上房顶来回窜了。
这也是两节课的时间。
老师还组织学生们宣誓,演讲,讲故事什么的。
但是到了初中就没有了。
初一下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