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没在管乾隆有多破防,也不想知道。
李丽质吃完西瓜后就问了张彦一个很早就想知道的问题。
“夫君,吴三桂为什么到了老年才起兵呢?”
“这个啊,和康熙撤藩有关系,而且康熙还把这件事说成自己的功绩,就很搞笑。”
李丽质不解:“为什么?”
“很简单,当时的康熙非常年轻,完全可以熬死吴三桂,等吴三桂死后,撤藩就简单了。”
“结果康熙的操作差点让清朝提前灭亡。”
李丽质眨了眨眼:“那吴三桂的反应为什么那么大?”
“很简单,对于其他两名藩王来说,康熙撤藩,无非就是丢掉了自己的兵权和财权。”
“但吴三桂不一样,他丢的是脸,甚至是命。”
李丽质不解:“为什么?”
“很简单,尚可喜是毛文龙的旧部,耿精忠的爷爷也是毛文龙的部将。”
“结果袁崇焕把毛文龙斩了,你别管袁崇焕是不是自作主张,但在他们眼中,是崇祯皇帝派来的袁崇焕。”
“现在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就相当于崇祯皇帝杀了毛文龙,而且明知是冤枉了毛文龙,崇祯帝还没平反,所以他们有理由反明,因为在这个角度,是明朝辜负了他们”
“你再看看吴三桂,明朝自始至终都没有亏待吴三桂,而且手中还有尚方宝剑,可以说,明朝就是吴三桂的贵人。”
“结果你再看看吴三桂干了什么?勒死了朱由榔,这就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李丽质眉头一皱:“还真是个小人。”
朱媺娖冷哼一声:“皇兄还是太仁慈了。”
“在古代,弑君本来就是大罪,更何况明朝皇室对吴三桂有恩。”
“这件事一出,当时很多义士都要弄死吴三桂,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而且当时满清推行剃发亦服,所以当时的百姓对满清非常不满,很抵制满清。”
李丽质明白了:“是吴三桂放满清入关的。”
“没错,再加上满清从北一路杀到南,仇恨更深了。”
“现在康熙撤藩,就等于从根本上否认了吴三桂。”
“吴三桂也会沦为笑柄,用一生名节换来的富贵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丽质点头:“只要是个人都没办法容忍吧。”
“我不是说了嘛,还有那些义士,你吴三桂身为平西王,有权有兵又有钱,我没办法动你,但你要是失去了这些,你看看你会死的多难看。”
“所以丽质,你要是吴三桂,你会怎么样?”
李丽质懂了:“鱼死网破,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万一成功了,就彻底飞黄腾达了。”
“没错,吴三桂看似做了一件蠢事,但实际上,他没有其他选择,吴三桂巅峰时刻,差点就成功了。”
李丽质不解:“那吴三桂为什么会失败?”
“原因很多,决策失误,盟友不给力。”
“尚可喜家族内讧,耿精忠投降,这完全是两个猪队友,还有就是攻占湖南后完全可以趁清军还没集结的时候北上,但他却让主力在湖北停留了三个月。”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吴三桂在云南横征暴敛,早就失去民心了,而且因为他杀了朱由榔,一部分反清义士不待见他。”
“更为致命的是,他自立称帝,彻底动摇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