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崔府,夜宴。
崔朗将赵青云引荐给了崔家的几位核心人物。
酒过三巡,赵青云放下酒杯,侃侃而谈。
“诸位大人,北境互市虽好,却只是癣疥之疾。”
“镇北侯府日益坐大,根源不在边军,而在青州。”
崔家主事者放下筷子,示意他继续说。
赵青云直指要害。
“雪花盐,工匠署。这两样,才是侯府的钱袋子和兵工厂。”
“若不断其根基,侯府在青州功绩越大,朝廷便越忌惮,将来尾大不掉。”
崔朗眼神一亮:“青云有何高见?”
赵青云微微一笑,说道:“以‘整顿盐铁、充盈国库’为名,上奏陛下,请求将青州新盐收归国有,并派专人接管。”
他分析道:“陛下本就忌惮侯府,又缺银子。此举既能充盈国库,又能制衡侯府,陛下多半会同意。”
“届时,由崔家荐人前往青州接管,侯府的命脉,便握在了我们手中。”
此计一出,崔家众人皆是目露精光。
几日后,崔家动用朝中力量,一份奏折呈到了夏帝的御案上。
奏折中极力夸大青州盐利的丰厚,字里行间暗示镇北侯府有私吞之嫌。
勤政殿内,夏帝看完了奏折,面无表情。
崔家的用心,他岂会看不穿。
但镇北侯府在青州的势力确实过大,隐隐有不受控之势。
夏帝权衡利弊,决定顺水推舟。
他需要一条狗,去咬镇北侯府,试探一下顾家的底线。
赵青云这条新科状元,背景干净,又得了崔家的力荐,正是合适的人选。
圣旨很快下达。
朝廷成立“盐铁专营司”。
夏帝破格任命新科状元赵青云为“盐铁转运副使”,随同崔家主事,即刻前往青州,接管盐场和工匠署。
赵青云的北境之行,自然取消。
赵府。
赵青云手捧圣旨,意气风发。
他回府后,与沈语嫣关门密议。
“夫人,多亏你当日在陈王面前机变,才有了我今日的富贵。”
沈语嫣笑道:“你我夫妻一体。夫君得了势,便是我的荣耀。”
二人相视而笑。
消息传到镇北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