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施粥行善。不学别人初一十五这种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她总是在每月月末,在西市口赁一块行情不大好的市口。搭上棚子,摆上装满稠粥的大锅,又让人沿街告之,西市口的哪个地方在施粥了。
林氏不会让人找来木牌写上“施粥”的牌子。她说。需要施粥的人家,哪儿还读的上书啊。她施粥是行善,只让人在月末里饱餐一顿,又在第二个月头的第一天不至于饿肚子,又不是做给别人看,哪里需要假惺惺写一大堆花团锦簇的文章。
苏白芷看了林氏月复一月的施粥行善,这个女子风雨无阻,每个月的月末。穿上青衫布衣,绾上利落的发髻。带上围帽,坐上俭朴的马车就出了府门,她虽然并不亲自掌勺给每一个伸出来的碗里舀粥。却一站站一天,直到粥施完为止。
要知道,前世生活在利益算计中的苏白芷,根本不敢想象,会有一个人做这种傻事,一做就是十几年。
所有从利益出发,所有都冲着名利……可是这个女人一做就是十几年。恐怕一开始说闲话的人并不在少数,也许说林氏是假惺惺的一大堆。可是十几年,林氏没有得到任何的嘉奖,这种声音渐渐消失。
苏白芷由衷佩服着林氏这样的善举一做就是十几年。
林氏这几日也为这件事情烦恼着,没想到今天自家闺女儿与她想到一处去了。林氏有些为难:“做是肯定要做的。只是为娘现在这样……”
然后她温和的眼睛就眨巴眨巴地冲着苏白芷猛“放电”……苏白芷心里“哎”了一声,满脸苦笑:“娘啊,我明白您的意思,您不用这么看着我的。”
谁能想到,一向温柔怯懦的林氏还有这种调皮样貌的时候。苏白芷看着她靠着身后软垫,亮晶晶眨巴的眼睛,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但是,娘,我想问问,娘这些年施粥行善的银钱,都是从哪儿来的?”行善也是需要本钱的啊,尤其那么一大锅一大锅的稠粥,都是米粒熬成的,支付这么一笔买粮食的银子,是打哪儿来的啊。
总别告诉她,是苏府的月例。就那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例,能够施粥的银子?别说笑话了。
林氏带笑的脸上突然闪过沉痛。苏白芷顿时就起了后悔问这话的意思。
“娘虽然做姑娘的时候,在林家并不受宠,但你外祖母心疼娘,给了娘好些铺子。那是你外祖母拼了身家性命不要,在娘成亲前一天当着林家大大小小人的面给娘塞的。
你外祖父……和你爹一样,是个痴情种。自然受了姨娘挑拨,不肯把这铺子给娘。可是这些铺子是你外祖母的嫁妆。你外祖父无权过问,又加上你外祖母性子刚烈,大有谁再阻拦她,她就告御状的架势。
你外祖母虽然没有诰命,但是本朝有规定,但凡男子在朝为官,每个妻子都有朝廷的下发的帖子,专门用来告这种以妾为妻,宠妾灭妻的状子的。……这个制度是当年新帝上位第一天就发布下的。”
苏白芷点点头,这个她自然知晓,还记得之前她曾经用拿着林氏的帖子三跪九叩去告御状的事情呢。
林氏又说:“你外祖父也怕啊,再痴情,也舍不得荣华富贵,更舍不得自己一条性命啊。娘这些铺子,就这么保存了下来。
到了苏家,你父亲虽然……有些……浑,但是你祖母当时还是管事的,苏家自己的产业就很多了,自然不会为了娘这十来间铺子,就担待一个抢夺新媳嫁妆产业的恶名。
娘这十几年来,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好歹会看看账本,会算算账,那些铺子里用的人手,又都是你外祖母的娘家陪嫁给你外祖母的人手,自然忠心耿耿。
娘并不贪心,敦厚做人,少赚一点也没事。……没想到,这十来年,这些个铺子也扛了下来。”
苏白芷一边点头,一边就想到林氏说她外祖父和她父亲一样是个痴情种的事情,……这个,就让人有些恶心了。
“娘,芷儿对算学很有些兴趣,娘给芷儿一间铺子练练手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母亲有没有听过一首诗?
“咦?”
林氏没想到自家的闺女会打上她的铺子的主意。倒也不是说她舍不得一个铺子,就是太担心这个丫头太累。
林氏不傻,她看得出来,自家这个闺女是和以往大不相同了。芷儿这丫头啊……肩膀上的胆子太重了。
想到此,她又开始埋怨自己,……要不是自己这样的性子好欺,怎么会连累花季的少女背负这样不该她这个年纪背负的压力?
早知道不如学了东街翰林院窦老爷家的那个悍妇,也比现如今牵连儿女受罪的好啊。
苏白芷心里自有一套打算,她根本猜不到,她有意为之的一句话,惹得林氏这番感慨。
林氏抬眼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一咬牙,说道:“芷儿喜欢,为娘就送你玩儿。”似乎怕苏白芷压力太重,林氏好意强调:“芷儿不用担心,尽管放手施为,要是搞坏了也别怕,自有为娘呢。”
林氏说这话,心里扑腾扑腾跳……天知道她根本没把握将一个将死的店铺起死回生。这话就是说出来,以安自家闺女儿的心的。
苏白芷原先不觉得,林氏这话一说出来,她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娘刚才那张脸如丧考妣,是担心她经营不善啊,可是在这样的担忧的前提下,林氏还是狠了心点头应了她的要求。……林氏这是有多腻宠苏白芷啊!
这个时候,苏白芷很是嫉妒之前的原主。她根本就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