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行车六个小时,一大早他们就进了西樵镇。
可是人家的货物一上市,他俩全傻了!
花色样式,男男女女,眼花缭乱!选什么样的?面料是什么?哪样服装回去能好卖?这俩人对服装什么都不懂。
每样选一两件,回去。下次必须带懂穿戴的女人来上货。
华子的本意是带着柳依依和张丽茹来。可是满自由这个碎嘴子,回去一嘚啵,什么元朝辉、唐竹青,连赵国伟都掺和进来了。
老解放的驾驶室最多能坐四个人。
华子带柳依依,满自由把唐竹青带上了。
再次出发,华子不由得问道:“唐姐,你在文工团好好端你的铁饭碗多好。何必付这辛苦?”
唐竹青:“哼哼,文工团眼看要散伙了。都半年没开支了。我不想点办法,等着饿死啊。别人有卖菜的,有开小店的。不过我喜欢卖服装。你知道服装对女人,比抽大烟还有瘾呢。”
“有道理。这回怎么选服装,你说了算。”
生意买卖,实在奇怪!
文工团出身的唐竹青,以她的眼光选的服装竟然卖不过柳二妞选的衣服。二妞选的衣服,她俩两天就卖没了。唐竹青选的服装,看得人不少,动钱买的没几个。一个星期过去,柳依依服装摊儿已经卖出去两批货,她那边还有一半没卖出去。
文工团的眼光,毕竟不是老百姓的眼光。
换人,唐竹青负责看摊儿卖货。人漂亮,名气大。元朝辉和柳二妞跟车上货!
一个大修长的工人,一个蘑菇崴子屯儿的村姑,构成一组全方位组合。
德化县城的服装市场没人能跟他们竞争!
不到半年,这伙人扩大到十五个服装摊位!
可是华子不能再坚持下去了,一场飞霜告诉他,他得回蘑菇崴子屯儿秋收。张丽茹得回豆芽坊收拾盆缸作坊,做生豆芽的准备。秋收,尤其是苞米。任何农机都用不上力,都是人工。这俩姑娘毕竟是村姑,她们懂得把粮食变成钱有多重要。
当华子跟唐竹青、元朝辉、满自由、赵国伟说明,最后一次去西樵镇,必须上足一定量的秋冬服装。因为一个月内他们得回去秋收,拉苞米运粮食。
元朝辉:“拉粮食不是有马车、拖拉机么?犯得着动用老解放?老解放少跑一次西樵镇得损失多少钱,你们没算过?”
华子装作没听见她说的话:“唐姐,柳依依和张丽茹的服装摊位,麻烦你抽时间帮我撤喽。她们俩最快也得来年六月份才有时间回来卖服装。”
唐竹青想了想:“行。我明天就去市场管理所。退回来的钱先给你们存上。”
元朝辉:“那两个摊位可以转给我和满自由呀。”
华子还是不能接她的话茬儿:“老满,跟唐姐你们几个列单子。明天一早出发。”
从西樵镇回来,把货卸下去华子就要启车回蘑菇崴子屯儿。
满自由:“华子,你回去安心收拾庄稼。这些服装卖出去一样有你的分红。”
华子:“咱们哥们,别这么小家子气。卖了你们就分了过年去。我得忙一个大冬天呢。不能再掺和了。”
赵国伟:“咱们几个,唐竹青年龄最大。你分不分红,到时候跟她商量。你先回蘑菇崴子屯儿。什么时候回县城咱们崔高丽狗肉馆儿聚会。”
田淑云这娘们儿还真争气。华子回到蘑菇崴子屯儿的时候她已经带着家里的男男女女把绿豆基本收完了。
柳子富梁老小儿和刘四儿等几个男人正赶着马拉碌碡在生产队大院给绿豆脱粒。田淑云带着妇女下地掰苞米去了。
蘑菇崴子屯儿生产队耕地面积增加,却并没有影响秋收速度。
绿豆脱粒有他们几个足够。华子和柳二妞直奔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