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光帝的旨意传遍大殿,群臣纷纷跪拜称颂:"陛下圣明!"
唯有王保保敏锐地注意到,宣光帝的目光在扫过主战派大臣时,微不可察地停留了一瞬。
眼神中闪烁的不是妥协,而是某种更为复杂的算计。
退朝后,宣光帝并未如常返回后宫,而是秘密召见了兵部尚书阿鲁台和几位心腹将领。
御书房紧闭的门扉后,烛火将几道身影投射在窗纸上,如同潜伏的猛兽。
"陛下,王保保那厮太过狂妄,竟敢当众驳斥您的威严!"
阿鲁台咬牙切齿道,他脸上的刀疤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宣光帝把玩着手中的玉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王保保确实碍事,但他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甚高,暂时动不得。"
他抬眼看向阿鲁台,"朕让你准备的事情如何了?"
阿鲁台立刻压低声音:"回陛下,三万精锐已伪装成商队,分批向大同方向移动。
沿途的部落都已打点妥当,不会走漏风声。"
"很好。"宣光帝满意地点头,"记住,行动要快,在大明反应过来之前,必须拿下大同粮仓!"
同时,王保保并未回府,而是站在宫门外的高台上,望着北方草原的方向。
寒风呼啸,吹动他厚重的貂皮大氅。
副将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将军,属下发现阿鲁台的人马调动异常,似乎。。。"
王保保眉头紧锁:"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他转身望向皇宫深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希望陛下不要做出糊涂决定。"
三日后,宣光帝在朝堂上宣布了救灾方案:派遣使者向大明借粮,同时开放皇家粮仓赈济灾民。
王保保听闻后稍稍安心,却不知这不过是宣光帝的障眼法。
是夜,一支由五百精锐组成的先锋部队悄然离开和林,借着夜色的掩护向南疾驰。
领队的正是阿鲁台的侄子脱脱不花,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将领。
"大人,前面就是边境了。"斥候回报,"明军的哨所似乎增加了人手。"
脱脱不花冷笑一声:"无妨,按计划行事。"
他挥手示意部队停下,从怀中掏出一份地图,"我们分三路潜入,伪装成商队混入大同周边村庄。"
同一时刻,王保保正在军帐中研究边防图。
突然,亲兵慌张闯入:"王爷!探马来报,发现我军有小股部队向南移动!"
王保保猛地站起,地图上的茶杯被掀翻,茶水浸湿了大同周边的地形。
"果然如此!"他抓起佩剑就往外走,"备马,我要立刻面见陛下!"
然而当他赶到宫门时,却被侍卫拦下:"齐王殿下,陛下有令,今夜不见任何人。"
王保保眼中怒火燃烧:"让开!事关国家存亡,耽误了你们担待得起吗?"
侍卫们面面相觑,却仍不敢放行。
僵持之际,宫门内传来宣光帝慵懒的声音:"这么晚了,齐王有何要事?"
王保保单膝跪地:"陛下!臣发现有人擅自调兵南下,恐将挑起与大明的战事!请陛下明察!"
宣光帝披着睡袍,慢悠悠地走到宫门前:"哦?有这等事?"
他故作惊讶,"朕会彻查此事。齐王忠心可嘉,不如进宫详谈?"